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秘书的视角,未来的蓝图

自从那纸借调令下来之后,林卫东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s?o,e¨o\.!i\n!f.o,

他搬出了水利局那个充满了人情冷暖的小院子,正式进入了县政府大楼这个权力的心脏地带。

他的身份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技术员,一跃成为了县长赵立春身边那个虽然没有名分但谁也不敢小觑的“近臣”。

每天他都跟在赵立春的身后,进出各种各样的会议室,接触形形色色的各级领导。

他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被扔进了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里,疯狂地吸收着养分。

而他看世界的角度也从以前那个趴在地上只能看到一亩三分地的“井底之蛙”,变成了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可以俯瞰整个清河县甚至更高层级棋局的“执棋者”。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

……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照亮县政府大楼顶上那枚庄严的国徽时,林卫东就己经站在了赵立春的办公室里。

他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抹布,仔仔细细把赵立春那张宽大的办公桌擦拭得一尘不染。

然后他会根据赵立春的习惯,用那个紫砂壶泡上一壶滚烫的、来自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

茶香很快弥漫了整个办公室。

做完这一切,他不会像别的秘书那样急着去表现自己、去汇报工作。

他会悄无声息地退到办公室角落里那张属于他的小办公桌后面,拿起一份当天的《江州日报》安安静静地看了起来。

他看报纸看得极快也极有技巧。

那些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他一扫而过。

他真正关注的是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看似不起眼的信息。

比如报纸中缝里有一条小小的短讯,说市里准备规划建设一个新的经济开发区,目前正在选址。

又比如在农业版块的角落里,提到了一种从以色列引进的新型大棚种植技术,据说可以实现蔬菜的反季节生产。′j′i¢n\r?u~t-a,.~c′o.m¢

这些信息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些无关紧要的文字。

可是在林卫东这个拥有三十年未来记忆的“重生者”看来,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蕴含着无限的机遇!

他会不动声色地把这些关键信息记在脑子里,然后和自己记忆中那张庞大的“未来蓝图”进行一一比对、重组。

“市里的经济开发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后是选在了江北那片盐碱地上。而促成这件事的关键人物是当时市委的一位副秘书长,姓周……”

“以色列的大棚技术……嗯,这个技术在未来几年将会席卷全国!清河县如果能抢先一步引进,那咱们的农民可就真的要发大财了!”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飞快地运转着。

前世的记忆和今生的信息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地交织、碰撞,然后融合成一幅无比清晰、无比宏大的发展画卷!

就在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赵立春迈着他那军人特有的沉稳有力的步伐走了进来。

“早啊,卫东。”他笑着打了声招呼。

“赵叔,早。”林卫东赶紧站起身,把那杯泡好的、温度刚刚好的热茶递了过去。

赵立春接过茶杯满意地喝了一口,然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而林卫东则像一个最忠实的影子,安静地站在了他的身后。

从这一刻起,他的角色就从一个“规划者”切换成了一个“观察者”。

他开始用一种全新的、属于“秘书”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

上午九点,第一个来汇报工作的是县交通局的局长。

“赵县长,咱们县通往市里的那条二级公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实在是该修了!可是县财政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啊!您看能不能……”

赵立春听得首皱眉头。_狐`恋_蚊-穴/ `首′发/

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他懂。

可问题是没钱就是没钱!

他只能无奈地让交通局长先回去,再想想别的办法。

交通局长一走,林卫东的脑子里却立刻浮现出了一段被尘封的记忆。

“二级公路……我记得明年也就是1996年,省里会出台一个‘村村通’的交通扶贫政策,会下拨一大笔专项资金!而且还会引入一种新的模式叫‘BOT’,也就是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到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中来……”

他不动声色地把这个关键信息记在了心里。

不想错过《官道重生:1995》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