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远。”他看着林卫东,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巨大欣赏!
“我今天留下你,只是想以一个普通的老头子对一个充满了才华的年轻人的好奇,想跟你聊一聊,聊一聊你在江州那个同样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未来城’。”
来了!林卫东的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这才是吴老今天真正的……目的!也是对他这个所谓的“天才”最深刻也最全面的……终极考验!
他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慌乱,只是平静地放下了手里的茶杯。然后,把他那早就己经在脑海里推演了无数遍的关于“产城融合”和“雨林模式”的所有的思考和实践,用一种最谦逊也最诚恳的语气和盘托出。
他没有去吹嘘自己取得了多么了不起的成绩,只是把自己在红旗区那片废墟上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所犯过的每一个错误,都原原本本地、毫无保留地向这位充满了智慧的老人娓娓道来。
他讲了他是如何用一碗羊肉汤去融化那些早己心灰意冷的老工人们心中的坚冰的。他讲了他是如何用一场“扒皮式”的演习去敲碎那些早己僵化和腐朽的官僚体系的。他更是讲了他是如何用那最宝贵的“不打扰”的自由去换取那些桀骜不驯的“天才”们最珍贵的……信任的。
他讲得很平淡,就像在说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吴老这位看了一辈子人、研究了一辈子政策的“人精”,听得却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从林卫东那平淡的叙述中听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了智慧和手腕的精彩改革故事,他听到的更是一种他己经很多年都没有在年轻干部身上看到过的宝贵品质!那是一种真正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的……赤子之心!那是一种真正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权威的……改革锐气!那更是一种真正懂得如何尊重人才、如何与市场共舞的……未来眼光!
“好……好啊!”当林卫东讲完之后,吴老长长地叹了口气,眼神里充满了英雄相惜的巨大感慨!“小林啊!你今天可是又给我这个老头子,上了一课啊!”他看着林卫东,无比认真地说道:“你是我这几年见过的所有年轻干部里,唯一一个真正做到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精神’的……难得人才!你不仅能在书斋里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你更能在那最复杂的、最基层的泥潭里,脚踏实地,开疆拓土!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
他这发自肺腑的至高无上的评价,听得林卫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吴老,您过奖了。”他谦虚地说道,“我不过是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罢了。”
“不,这不是过奖。”吴老摆了摆手,眼神变得无比的郑重!“小林,你知不知道,你在红旗区做的这件事,它的意义有多大?它己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上的经济试点了!它为我们整个国家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
“你放心!”吴老的眼神变得无比的坚定!“你今天跟我说的这一切,和你,在会上讲的那些关于‘入世’的观点,我会把它们原封不动地整理成一份最详尽的专题内参!然后,我会亲自把它呈报上去!呈报给那些真正能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人!我要让他们都好好地看一看!听一听!我们这个时代最基层的年轻干部到底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我要让他们都记住你这个充满了希望和未来的……名字!”
林卫东听着吴老这充满了肯定和支持的郑重承诺,他的心在这一刻被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暖流给彻底地充满了!他知道,自己今天是真的赌对了!他不仅赢得了这场学术上的胜利,他更是为自己,也为他身后的赵立春,赢得了一个在更高层级的权力棋局上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话语权!
……
谈话结束了。吴老亲自把林卫东送到了书房的门口。在临别的时候,他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他自己刚刚才出版的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之路》的签名著作,递到了林卫东的手里。
“小林啊,”他拍了拍林卫东的肩膀,脸上带着长辈般的慈祥笑容,“这个送给你,就当是我们今天这段忘年之交的一个小小的纪念吧。”
林卫东受宠若惊地接过了那本足以让任何一个经济学的学生都为之疯狂的“圣经”,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和感激。而就在他准备向吴老鞠躬告辞的时候,吴老却又看似极其随意地说了一句让林卫东的心猛地一跳的话。
“对了,小林。我有个不成器的学生,跟你年纪差不多大,现在也在国家发改委那个管区域经济的司里当个小小的副司长,叫李建国。”吴老看着林卫东那微微变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