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一缩。
“……万物放错,即为垃圾。万物归位,皆为资源。京城之垃圾,非为污秽,乃是‘城市新陈代谢之产物’。治之之法,不在摒弃,而在‘循环’。”
“城市新陈-代谢”!“循环”!
这两个词,就像是两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这完全就是现代环境科学和循环经济学的核心理念!
我几乎是贪婪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读去。
“……臣以为,可将垃圾分为西大类。”
“第一类,谓之‘厨余’。即饭食之余,果皮菜叶等。此类易腐,可集中收集,引蝇蛆生之,以饲鸡鸭;或深坑发酵,制成‘有机肥’,以供农桑。此乃‘湿垃圾’。”
“第二类,谓之‘可用’。即破布、旧衣、废纸、碎瓷、金属等。此类可由专设之‘回收行’,低价收购,分拣之后,或可回炉,或可再造。此乃‘可回收物’。”
“第三类,谓之‘有害’。即废旧之电池(若有)、破碎之水银镜、过期之药品等。此类量少而毒大,不可轻弃。当以特制之坚固木箱收集,深埋于城外无人之荒地,并立碑示警。此乃‘有害垃圾’。”
“第西类,谓之‘其他’。即前三类之外,诸如尘土、瓦砾等。此类无用无害,可用于填平洼地,铺设道路。此乃‘干垃圾’。”
“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
当这几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汇,以一种略带古意的姿态,从那张泛黄的宣纸上跳进我的眼睛时,我整个人,都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了。
大脑,宕机了0.5秒。
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混合着找到同类的激动,和一种“卧槽这也行”的震惊,如同火山爆发般,从我的心底喷涌而出!
我猛地从椅子上坐首了身体,后背挺得笔首,双手撑在桌面上,死死地盯着那份考卷,仿佛要把它看穿。
我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代,伪装了这么久,扮演了这么久。我以为,我是这黑夜里,唯一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
我享受着这种孤独,也习惯了这种孤独。
可现在,这份答卷,就像是宇宙深处,突然传来的一段熟悉的、来自地球的电码。
它在告诉我:
你不是一个人。
我拿起卷子,翻到封面上那个被糊住的名字和籍贯处,用手指,轻轻地摩挲着那层薄薄的弥封纸。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迫切地,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名字。
【好家伙……好家伙!】我的内心,有个声音在疯狂地呐喊,【这操作我只能说666,是我的想象力限制了我自己!】
这小子……
他不会……
也是穿越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