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类”前的最后确认。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充满默契的张力。
终于,林知节笑了。
那笑容,像是终于确认了什么,充满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欣慰。
“陈解元。”
“学生在。”
“你那份答卷,我看了。”林知节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写得不错。尤其是那个……对大梁朝当前困境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鞭辟入里,很有章法。”
来了。
陈凡的心,猛地一跳。
对方,没有首接说出那个现代词汇。
而是,巧妙地,将其“释义”,用一种古典的、却又精准无比的方式,复述了出来。
这是第一句“暗号”。
既点明了核心,又留足了余地。如果他陈凡不是“同类”,只会觉得主考官夸赞自己分析得好;而如果他是,他就会立刻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陈凡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用滚烫的茶水,压下心中的激荡。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谦逊的、却又带着一丝“心有灵犀”的微笑。
“恩师谬赞了。学生只是觉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策略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内外环境的客观评估。只是……学生纸上谈兵,许多分析,终究是……理想化了。”
他接上了对方的“暗号”。
他没有提“SWOT”,而是用了“内外环境的客观评估”这个同样是现代管理学概念的“释义”,来回应。
林知节的眼睛,瞬间亮了。
【可以啊,这小子。不光听懂了,还会举一反三。这‘对暗号’的水平,是专业的。】
他心中的乐子人属性,彻底被点燃。
他决定,将这场“哑剧”,进行到底。
“哦?如何理想化了?”林知节饶有兴致地问道。
陈凡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而专注。
“比如,学生在答卷中,提出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策略。这在理论上,可以极大地改善京城的环境,甚至能变废为宝。但是,学生忽略了,推行此项策略,所需要付出的巨大‘执行成本’。”
他刻意在“执行成本”西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要让数十万百姓,改变他们沿袭了数百年的生活习惯,需要大量的宣传、引导、监督,甚至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绩效考核’体系来约束基层官吏。这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学生……都未曾充分考量。”
“绩效考核”!
第二个现代词汇的“释义”,被他精准地抛了出来。
林知节脸上的笑意,己经藏不住了。
他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和一个古代的举人对话,更像是在和一个顶尖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进行一场……头脑风暴。
这种在异世界,找到一个能听懂你“黑话”的“知己”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说得好!”林知节忍不住击掌赞叹,“不光是‘绩效考核’,你还没考虑到‘用户体验’的问题!你让一个习惯了随手丢垃圾的大婶,去记住哪个是‘厨余垃圾’,哪个是‘可回收垃圾’,她不骂你,就算是有教养了!”
“用户体验”!
林知节终于,不再满足于“释义”,首接,将一个纯粹的现代词汇,抛了出来!
这是最后的、决定性的试探!
陈凡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知道,这场持续了半柱香的、充满了默契与机锋的“哑剧”,即将,落下帷幕。
他抬起头,看着林知节那双带笑的、仿佛在说“别装了,我都知道”的眼睛。
所有的伪装,所有的谨慎,在这一刻,都失去了意义。
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混杂着狂喜、委屈、震撼与亲切的复杂情绪,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在异星球上,孤独行走了十年的宇航员。
突然有一天,他在一片荒漠之中,听到了最纯正的……家乡话。
他的眼眶,毫无征兆地,红了。
一层薄薄的水雾,不受控制地,在他的眼底,氤氲开来。
他颤抖着,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站起身,对着林知节,再次,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次,他的声音,不再是“学生”对“恩师”的敬畏。
而是一种,带着哽咽的、充满了激动与确认的……颤音。
“……你......你是什么时候来这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