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其身轻如燕?”
“不错,虽然玄幻,但也是个想法。”我继续鼓励,然后看向第三个人。
那人受到启发,脑洞大开:“或许,我们可以在悬崖边,用巨大的弹射器,把猪……弹出去?它虽然不能持续飞,但至少……飞过一段距离。”
“砰!”
仿佛某个开关被打开了。
当“弹射猪”这个离谱的想法被提出来后,整个教室的氛围,突然就变了。
“给他装上翅膀!用竹子和布做的翅膀!”
“不对!应该在猪的屁股后面,绑上一大串点燃的鞭炮,利用推力!”
“我……我觉得,可以训练一大群鸟,把猪给叼起来!”
各种奇思妙想,各种“胡说八道”,开始从一个个被禁锢己久的头脑中,喷涌而出。学员们渐渐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开始享受这种可以不负责任地“胡说”的快感。
就连最沉默的“复仇者联盟”小组,也开始有了动静。孟子然在犹豫了半天后,弱弱地提出:“或许……我们可以画一头会飞的猪?”
他旁边的王徽,下意识地就想反驳“此乃虚妄”,但话到嘴边,又想起了“禁止批评”的原则,硬生生给憋了回去。他憋了半天,竟然顺着孟子然的话,补充道:“画出来还不够!我们应该写一部关于‘飞猪侠’的话本小说,让所有人都相信,猪,是可以飞的!这叫……这叫‘舆论造势’!”
这个想法,让小组里其他几个人,都眼前一亮。
一场关于“如何让猪飞起来”的荒诞讨论会,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
最后,我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得到了什么。”
我让每个小组,将他们记录下来的所有想法,都写在了一张大纸上。
“给猪装上翅膀,这个想法,引申一下,是不是就是‘为工具赋予新的功能’?”
“训练鸟群,这个想法,是不是就是‘整合利用外部资源’?”
“写话本小说,这个想法,是不是就是‘通过思想引导,来改变大众认知’?”
我将那些看似“胡说八道”的想法,一个个地,提炼、升华,将它们与“经世致用”的现实问题,联系了起来。
学员们,看着那些从“飞猪”这个荒诞议题中,诞生出的、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点子,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
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验到了“集体智慧”的魔力。
他们明白了,原来,那些看似愚蠢、可笑的“胡说八道”,在不被批判、自由生长的土壤里,竟然真的可以,开出意想不到的、灿烂的花朵。
而那些“精英队”的学霸们,也终于领悟到,团队合作,不是为了证明“我比你更正确”,而是为了收集“比我更不同的想法”。
一场看似荒诞的“胡说八道”大会,却在所有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开放”与“尊重”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