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了其“合法性”。
这笔生意,他无法拒绝。
“口说无凭。”许久,花臂龙沙哑地开口。
“立字为据。”陈凡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了一份早己拟好的文书。
那不是一份充斥着“之乎者也”的官方文告,而是一份用最大白话写成的“合作协议”。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
“甲方:经世致用堂百花巷实践小组。”
“乙方:赵大龙(花臂龙)及其团队。”
“第一条:甲方负责提供所有改造技术与设计图纸……”
“第二条:乙方负责组织人力施工,并维持项目期间的治安……”
“第七条:项目完成后,新增商业收益,甲乙双方按三七比例分成(甲三,乙七)……”
权责分明,利益清晰,每一条都写得让一个斗大字不识的泼皮都能看懂。
花臂龙接过来,让手下一个识字的师爷念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无误后,他拿起桌上的毛笔,犹豫了半天,最终没有签名,而是在乙方的位置,重重地按下了自己沾满印泥的大拇指。
然后,他想了想,又在那鲜红的指印上,用指甲使劲地划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像是在为自己的誓言,刻下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疤。
大梁朝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改造PPP项目合同”,就以这样一种充满了江湖草莽气息的方式,诞生了。
……
当晚,林知节拿到了这份合同的副本。
他斜躺在自己的专属躺椅上,借着月光,慢悠悠地看着。
福伯在一旁伺候着,见自家大人脸上没什么表情,不由得有些担心:“大人,这……这不是与虎谋皮吗?让一群地痞无赖来负责治安,怕是要出乱子啊。”
我没有回答他,只是拿起朱笔,在那份合同的末尾,画了一个圈,算是批阅通过。
然后,我懒洋洋地在旁边写下了一行批注:
“逻辑通顺,权责对等,勉强及格。”
写完,我的笔尖顿了顿,又在后面补上了一句。
“另,乙方画押方式过于粗野,建议下次自备印章,以示契约精神。扣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