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是奴才查到谣言的来源。′d′e/n*g¨y′a!n-k,a,n\.*c-o+m·”王公公低头呈上手里的一张纸。
皇上看了手里那张写的密密麻麻的纸,这结果有些让他意外。只见上面写着,谣言的最开始是丽嫔宫里的一个小宫女传出的。
这纸张上把小宫女在什么时间,见了哪个宫里的谁,都记得清清楚楚,最后矛头直接指向了端妃。整个过程,没有皇后宫里半点事,这就是让皇上疑惑的地方。
皇上抬眸看向王公公,“此事当真?莫不是有人故意乱写误导朕?”
王公公忙不迭磕头,“奴才核实多遍,千真万确。”
皇上眉头紧皱,他原以为此事定与皇后脱不了干系,毕竟上次认百灵为公主,只有皇后在阻拦。如今却独独指向端妃,这端妃平日里虽也争宠,却没这般大胆造谣。
皇上沉思片刻后,决定召端妃前来问话。不多时,端妃匆匆赶来,一身亮色宫装更显张扬。“臣妾给皇上请安。”端妃行礼道。
皇上将那纸张扔在她面前,冷声道:“端妃,你可知罪?”
端妃捡起纸张细细看过,脸色变得煞白,扑通一声跪下,“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绝无此心。′w·a_n\z~h?e*n.g-s¨h`u?.′n/e¨t.”
皇上怒视着她,“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端妃泪流满面:“皇上请听臣妾细说,前段时间,百灵公主生病,大家一起去看她。那天,皇上和秋小姐说了几句话,臣妾陡然发现,皇上和秋小姐相貌、动作都有些神似。本来臣妾不以为意,结果听到秋小姐和皇上说她也来自江南。”端妃说到这里,一边流泪,一边看了一下皇上。
“坐下接着说!”皇上看到端妃停止说话,开口道。
端妃缓缓起身坐到一旁的椅子上,用手帕轻轻擦拭着眼角泪水,继续说道:“臣妾便好奇查探了一番,得知秋小姐家中本也是名门望族,只是后来家道中落,她母亲也一生未嫁。后来她外祖父、外祖母、母亲都去世,她就带着丫鬟到京寻亲。臣妾想着若秋小姐真是皇亲血脉,定不可流落在外。这纸上所写,是臣妾调查的一些记录,并无恶意。”
皇上听闻眉头微皱,眼神中仍带着怀疑:“既是如此,为何如此偷偷摸摸行事?”
端妃忙不迭解释道:“臣妾怕消息有误,贸然说出惹皇上不悦,想先确认清楚再禀报皇上。-d~i?n\g~x¨s,w?.·c_o′m`”
此时,一旁的太监悄悄走到皇上耳边低语几句,原来是关于端妃近日行动的细查结果,确实如端妃所言。
皇上微微叹息,神色缓和许多,“罢了,起来吧,此事朕自有论断,日后莫要再这般鲁莽行事。”端妃谢恩起身,暗自松了口气。
“这事皇后知晓吗?”皇上继续问道。
“臣妾今天给皇后娘娘禀报了!皇后娘娘说,秋小姐还是暂时住在臣妾的宫殿,但是一应用度,比照公主。让臣妾亲自跟皇上禀报此事,说这事自有皇上论断。”端妃把在皇后宫里的事,叙述了一遍。
皇上听后点了点头:“这次皇后想的周全。”
“皇上,那臣妾就先行退下了!”端妃心情有些低落,本来以为皇上不知道,她亲自禀报后,皇上会高看她,再处理那个挑唆认百灵为公主的如妃。结果,皇上先听说了谣言,又派人查到她头上。只怪这谣言传的太快,让她没做万全准备,还真是失策。
皇上摆了摆手示意端妃退下。待端妃离开后,皇上眉头微蹙,现在只能暂时这样,等他派的暗卫回来,解决也不迟。想到暗卫,皇上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之前听说江南那边有异常,不知暗卫去查出了到底是谁有这样的狼子野心?
这时,贴身太监上前轻声道:“皇上,那如妃那边可要传唤?”
皇上沉默片刻,说道:“不必,朕自会留意她的动向。至于那秋小姐,既已按公主用度安排,也需派人好生照看,莫要出了差错。”
另一边,如妃在自己宫中坐立不安,她听闻端妃去面圣之事,生怕百灵事情败露。
正在焦虑之时,心腹宫女前来献计:“娘娘莫慌,咱们送些珍稀物件去给秋小姐,对外就说是喜爱她乖巧伶俐以及感谢她对百灵公主的教导。如此一来,既能显示娘娘你的大义,又能探探虚实。”
如妃听后觉得有理,便吩咐下去准备礼物。而秋如兰主仆在端妃宫中,对这些暗流涌动浑然不知。只是高兴待遇变好,还满心期待接下来在宫中的生活,却不知一场围绕她的宫斗风暴正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