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昏君,但因从小没有接受过帝王训练,缺乏治国的权谋与远见。
他性格刚愎自用又多疑,既想清除弊政,又无法平衡各方势力,比如拆毁魏忠贤的制衡,却放任东林党坐大。
决策常因急躁而失误,比如裁撤驿站节省六十万两,却逼反李自成。
明朝末年的积弊己现,土地兼并、吏治腐败、边防废弛,又是小冰河时期,己非一人之力可挽回,他的勤政更像是在为王朝的崩塌做最后的挣扎。”
【大秦。
秦始皇眉头紧蹙,满脸忧虑地叹息道:“这崇祯皇帝若是出生在明初时期,如此勤勉努力,说不定会成为一个相当出色的守成之君啊!”他感慨万千,仿佛对崇祯皇帝的命运深感惋惜。
大唐
李世民也不禁唏嘘起来。身为一代帝王,他自然能够理解崇祯皇帝的处境和无奈。
然而,身处这明末乱世,崇祯皇帝面临的挑战实在是太大了,即使他再怎么勤勉,也难以挽回大明王朝的颓势。
李世民从上帝视角审视着崇祯一朝,心中暗想,其实崇祯皇帝还是有机会保住这万里江山的。
只可惜,他在用人方面频频出错,导致许多能臣干将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使得局势愈发不可收拾。
这位明朝的亡国之君,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他保住了帝国的最后一丝气节和尊严。
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他明明可以选择苟且偷生,向敌人投降,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宁死不屈!
要知道,有时候,面对死亡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
或许对于朱由检来说,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一种摆脱困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