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便逐渐显露出来。他开始绞尽脑汁地谋划如何攫取权力,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早在朱瞻基在位期间,王振就因其机灵乖巧而备受宠爱,被人们亲昵地称为“王伴伴”。
不仅如此,由于他负责教导朱祁镇的启蒙教育,更是赢得了宫中几乎所有人的尊敬,甚至连朱祁镇本人都对他崇拜有加。
不可否认的是,王振这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颇有一套。
毕竟,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此迅速地获得皇帝和太子的双重赏识。
宣德十年,朱瞻基因病重而驾崩,年仅三十八岁。
他将大明的江山社稷托付给了年仅九岁的朱祁镇手里。
按照朱瞻基的设想,尽管皇帝年幼,但有孙皇后和张太皇太后在宫内辅佐,再加上他留下的“三杨”辅政以及其他有才能的大臣,大明的前程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这些人都是德才兼备之士,完全有能力支撑到朱祁镇长大成人、亲政理政之时。
之前说过朱瞻基有个“好圣孙,可旺三代”的谏言,这句话是真准。
“好圣孙,可旺三代”真的只旺了三代,但是这个三代是往上数的,分别是永乐大帝的“永乐盛世”和明仁宗朱高炽与明宣宗朱瞻基的“仁宣之治”。
因此,当朱瞻基驾崩之后,作为母亲的孙皇后并没有尽到教导朱祁镇的责任,反而对他一味地宠溺。而太监王振则趁机而动,认为自己终于等到了能够掌握大权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