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9章 港口扩建

如同惊雷,盖过了海浪的咆哮:

“开工!!!”

嘹亮的号子声瞬间压过了风声浪声!

整个新夏港,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沸水,彻底沸腾起来!

工司主事挥舞着令旗,将规划图分割成若干标段。数千名精壮的移民和轮休的新夏卫士兵,如同开闸的洪水,扛着铁锹、镐头、撬棍、箩筐,涌向各自的作业区!

几艘临时加装了简易蒸汽绞盘的平底船充当挖泥船,巨大的铁抓斗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一次次沉入浑浊的海底,抓起大团大团散发着腥臭的淤泥和碎石,倾倒进旁边的驳船。岸上,数百人喊着整齐的号子,用最原始的人力拖拽着满载淤泥的驳船,将它们拖到指定的倾倒区。汗水浸透了单衣,在寒风中蒸腾起白色的雾气。

“嘿哟!加把劲啊!嘿哟!清出黄金道啊!”粗犷的号子响彻云霄。

龙湾两侧的山崖成了巨大的采石场。铁锤与钢钎撞击,迸发出点点火星。经验丰富的石匠指挥着人们沿着岩石纹理开凿。巨大的条石被开采出来,由蒸汽卷扬机(范德林首批运到的设备之一)缓缓吊起,装上特制的、加宽加重的运输马车。沉重的车轮碾压在临时铺设的碎石路上,发出吱呀的呻吟。

“稳!稳住!向左半寸!好!落!”指挥吊装的工匠嗓子都喊哑了。

龙湾入口,风高浪急。这里是最艰苦,也是最关键的战场!巨大的木桩被蒸汽锤(另一台刚到货的宝贝)狠狠地砸入海底岩层,作为防波堤的基础。海水中,水性最好的工人(其中就有几个库伦加青年)腰缠绳索,冒着刺骨的海水,将巨大的、预先浇筑好的水泥块(内部有铁条骨架)艰难地安放在指定位置。海浪无情地拍打着他们,冰冷的咸水灌进口鼻,却无人退缩。岸上,陈老舵亲自坐镇指挥,拿着自制的测量仪(简易象限仪),嘶吼着调整每一块基石的角度和位置。

“对准基线!水泥!快灌水泥!别让浪冲散了!”陈老舵的吼声在风浪中时断时续。

靠近岸边的区域相对平静,但同样热火朝天。巨大的基坑被挖开,钢筋(新夏自产的熟铁条)被按照洪天佑提供的简易图纸捆扎成骨架。搅拌好的水泥砂浆被一桶桶倾倒入模。第一座大型石砌码头的地基和部分墙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生长!旁边,仓库区的木结构框架也己经搭起,工匠们熟练地运用着榫卯技艺,覆盖上厚实的木板和防水油毡。

“榫头对准卯眼!敲实了!这仓库要存金子的!”木匠头大声吆喝着。

洪天佑站在岸边一处新垒起的高台上,俯瞰着这片沸腾的海岸线。蒸汽机的轰鸣、号子声的呐喊、铁锤的敲击、海浪的咆哮…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雄浑磅礴的建设交响乐!他看到陈老舵在风浪中指挥若定的身影,看到福伯带着内政府小吏在工棚间穿梭协调物资,看到陈启明带着兵工厂的技师围着刚到货的蒸汽锻锤兴奋地研究,看到范德林带来的荷兰工程师正比划着向新夏工匠讲解干船坞构件的安装要点,更看到无数新夏国民那被点燃的热情和无穷的力量!

他的目光投向龙湾深处那片规划中的平静水域,仿佛己经看到:巨大的石砌码头如同坚实的臂膀伸向大海,蒸汽起重机轻松吊起沉重的货箱,宽敞的干船坞内,新夏自造的第一艘战舰的龙骨正在铺设,粗壮的炮管从岸防炮台中探出,冷冷地指向远方的海平线…

“老舵,”洪天佑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豪迈,“看见了吗?这不是一个港口,这是我们新夏伸向大洋的第一只铁拳!是未来海军诞生的摇篮!

陈老舵顺着洪天佑的目光望去,浑浊的眼中仿佛也看到了那辉煌的未来。他咧开嘴,露出被海风熏得发黄的牙齿,声音嘶哑却无比坚定:

“殿下!您就瞧好吧!这拳头,一定攥得紧紧的!这摇篮,一定造得稳稳的!新夏的龙旗,总有一天,要插遍这万里海疆的每一个角落!”

不想错过《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