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在做什么?”贾张氏靠近刘海中询问。
刘海中仔细一瞧,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苏建设...他从哪儿弄来的红果!?”
“快看!苏建设在处理红果呢!”刘海中低语,引来众人围观。
秦淮茹盯着苏建设脚下的那袋红果,馋涎欲滴。
她来自乡村,深知此刻正是红果美味之时。
十月末红果成熟,到十二月末至一月,最为甘甜。
以往在村里,红果是过年时才享有的美味。
“妈!我要吃红果!”
棒梗站在秦淮茹身旁,口水四溅。
贾张氏同样垂涎:“这小子!哪儿弄的红果!”
“今年大雪封路,进京之路恐怕已断。”
“是啊。”
另一位大妈接话:“我听老徐家的说,大雪封了路,火车都停了,物资运不进四九城。”
不远处,易中海拿着扫帚,同样盯着红果吞咽口水。
红果属山货,往年厂里冬季也只发过一小袋,仅十几个,却让他怀念至今。
此刻虽为红果盛产之时,往年郊区与山中百姓常携果入京售卖。
然而今年,遍寻四九城,竟难觅其踪。
“老易,小苏真有两下子。”
“悄无声息间,家中竟囤了如此多珍馐。”
“那乌黑的可是枣泥?”
院中几位大爷围向易中海,目光中满是艳羡,投向苏建设。
闻听旧邻夸赞仇敌,易中海面色一沉,旋即苦笑:“嘿,不就是些红果与枣泥嘛,无足挂齿。”
“咱们继续手头的事便是。”
言罢,酸意四溢,几乎扑鼻而来。
几位大爷相视一笑,皆洞悉易中海心思,未再多言。
不多时,日头初现。
众多院落纷纷开启大门。
街巷中的居民执笤帚而出,欲清扫门前积雪。
不料开门之际,未见预期大雪,唯见整洁街道。
“咦!哪位好心人如此体贴,将街道打扫得如此干净?”
一大妈倚笤帚笑道。
旁人接话:“应是老易他们院的。”
“我刚才见三街那边,何雨柱他们几个都在。”
“真的?是老易组织的?”
“八成是,老易是他们院的大爷,说话算数。”
“这老易,真是热心肠!”
“那咱们怎也得去道声谢。”
“对对对,我回去拿几个鸡蛋。”
“确实,不能让人白干活还不落好。”
“这等事,咱可做不出来。”
言罢,众人复又返回家院。
此刻,淳朴之风犹存。
人家帮咱干活,咱自当感激!
即便生活艰辛。
尽管如此,一两个鸡蛋、窝窝头还是拿得出的。
老一辈的人不愿做遭人非议的事。
在街道上,易中海听到这些话乐开了花。真是意外收获!苏建设这是自作自受!
不是说让我们扫雪吗?我们扫了!
而且,我们不仅扫了雪,还得到了鸡蛋、煤,还赢得了好名声!这雪扫得真值!
到时候,苏建设肯定会被气得不行!
看了一会儿,易中海转身对队伍里的人喊道:“刚才的话都听见了吧?”
“大家加油干!好心自有好报!”
“看你说的,老易!”
经过这番鼓励,众人都鼓足了劲,卖力地干着。
这时,楚嫣端着一碗鸡蛋羹和一个大白馒头从门洞里走出来。
早上不宜吃太饱,不然不易消化。
此时,苏建设的红果核也吃得差不多了。
他伸了个懒腰,接过鸡蛋羹,顺便给楚嫣飞了个吻,惹得楚嫣一阵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