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毅度过了充实的一日,上午和下午继续学《诗经传说汇纂》,放学后到万柔家,构思四大名捕之武朝迷案。
再拿到提成的银子,放在书箱里,慢悠悠的回家。
他回家的事,立刻被仆从告诉了林让。
林让决定来一场偶遇。
嗯,偶遇神童,就像徐有声在酒楼偶遇神童一样。
他这边走着,庄毅那边不知情,也朝这边走。
眼看两边就要见到,林让已经看到背书箱的小小身影,心里都在酝酿的时候。
几个邻居横在了他和庄毅之间。
邻居不知道林让的“伟大计划”,围着庄毅道:“毅哥儿,我们想请你评评理。”
生员,也就是秀才调解邻里矛盾,在当时很普遍。
庄毅自然不会拒绝:“韩叔,您慢慢说。”
邻居见有热闹看,都凑了过来,好奇道:“什么纠纷,还得找神童来评理。”
林让就被隔开。
他起初有些烦躁,这帮人真不懂事,但仔细一听,哦哟,居然是账面的事。
那不得不听哦。
于是,林让不再烦躁,和庄毅一样心平气和的听着纠纷内容。
事情是这样的。
韩叔去年向隔壁的赵家借了三斗米,去年米价是每斗四十文。
去年是丰年,今年大米略微歉收,每斗涨价到七十文。
赵家最近缺米,于是想让韩叔还他三斗米。
韩叔要按去年米价,只还他一百二十文。
赵家自然不乐意,觉得自己亏了。
一百二十文,只能买到两斗不到的米。
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想占便宜,吵得不可开交。
吵到最后,都看向庄毅。
庄毅笑着问道:“韩叔,去年您借米是急需吗?”
“是,去年差点揭不开锅。”韩叔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微微皱眉。
庄毅又问赵家的:“赵叔,你的米每年有盈余吗?”
“嗐,盈余?农家吃饭,有的饭吃就不错了,还盈余啥。”赵家的一想起最近的日子,心里就难受。
庄毅听罢,看向韩叔:“韩叔,您瞧赵叔日子过得这么艰难,你有困难他还是慷慨借米,一借就是一年。不管当时米价如何,都证明他心里并没有计较过米价的事。”
韩叔有些愧疚的低头,其实吧,他之所以赖账,是因为还不起。
庄毅拿出九十文:“都是街坊邻里,理应互相扶持,韩叔家里最近也有困难,我作为邻里理应扶持。”
然后把九十文,给了韩叔。
加上他的一百二十文,正好是买得起三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