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让笑道:“毅哥儿,你先。”
“还是林老先生先。”庄毅继续谦虚。
林让便不再推辞,当场咏了一首诗:
绮丽香山长恨歌,儿童争说马嵬坡。
何如乐府蓝田石,颜段千秋正气多。
格调一下子拉得很高。
他认为,比起《长恨歌》所描绘的宫廷恩怨,颜真卿、段秀实们的千秋正气,才是更值得书写、更能激励后人。
全诗以“对比”为骨:一边是绮丽流传的爱情悲剧,一边是坚硬持久的忠贞正气;一边是大众津津乐道的“马嵬坡”故事,一边是千秋不朽的“颜段”精神。
这种对 “大节” 的推崇,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评论,成为一曲对忠贞品格的颂歌。
是以,李端明端起酒杯,向林老先生敬酒:“老先生意境果然不凡,不是我等能相提并论。”
庄毅也很佩服,这首诗写的真好。
林让喝下了一杯酒,但他没有忘记庄毅:“毅哥儿,该轮到你写一首诗。”
“老先生才华横溢,晚辈自愧弗如。”庄毅先客气一番,而后说道,“晚生也有一首诗,请诸位斧正。”
“你来,我们听着。”罗绘锦笑道。
亭内。
一阵风起,吹得庄毅衣衫翻飞,飘飘似仙。
他走到亭子边,望着无数的百姓,无数的读书人,无数的男男女女,不禁诗意昂然。
已经想好了一首诗,这首诗,言语平实,却意境同样深远。
对着众人,他缓缓地念道:“莫唱当年长恨歌,”
听到这一句,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
因为开局就这么直白又反问,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好奇。
好奇他下一句是什么。
庄毅继续念诗,一字一句的念:“人间亦自有银河。”
林让激动的站起来,大声道:“好!”
他这一声好落下,周围的人们才反应过来,纷纷叫好。
诗会的气氛,毫不意外的推到最高峰。
只听庄毅念道:“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不只是歌颂了气节,更是为百姓一大悲。
君主的无道,造成了多少人家的妻离子散,家庭破碎。
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原来人间的“银河”,是百姓们眼中的泪啊。
一众大佬,无不点头,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