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进来。
“父皇!”明玥第一个忍不住,迈着小短腿冲了进来,后面跟着三个哥哥姐姐。
“父皇,玩!”明萱也娇声喊着。
承烨则目标明确地走向书案,踮着小脚想看父皇在写什么。
承睿安静地跟在后面,好奇地看着周围高大的书架。
顾衡放下朱笔,脸上露出无奈又宠溺的笑容。他深知想安静批折子是不可能了。他索性将西个小家伙挨个抱到书案旁特设的、铺着厚厚绒毯的矮榻上,每人发了一张裁好的宣纸和一支特制的小号毛笔(笔头是软的,沾清水)。
“父皇在忙,你们也来‘批折子’好不好?”顾衡哄道。
“好!”孩子们齐声应道,兴奋地拿起笔。
于是,御书房内出现了这样一幕:威严的帝王在案头运笔如飞,批阅着关乎国计民生的奏章;而他脚边的矮榻上,太子殿下承烨拿着小毛笔,蘸着清水,在宣纸上“画”着谁也看不懂的“圈阅”和“符号”,小脸绷得紧紧的,模仿着父皇的神态;二皇子承睿则安安静静地“画”着线条,偶尔抬头看看书架,似乎在构思什么;大公主明萱把清水当成了胭脂,在自己和妹妹的小手上“涂涂抹抹”,玩得不亦乐乎;小公主明玥则拿着笔在纸上、榻上、甚至自己脸上乱涂乱画,咯咯首笑,最后干脆把笔一丢,爬过去抱住顾衡的腿,仰着小脸:“父皇,玥玥帮!”
顾衡低头看着腿上的“小挂件”,再看看矮榻上三个沉浸在自己“工作”中的小家伙,心中一片柔软。他弯腰把明玥抱到腿上,让她坐在自己臂弯里,一手继续批着奏折,一手轻轻拍着女儿的小背。明玥满足地窝在父皇怀里,好奇地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小手指着其中一个:“父皇,圈圈?”顾衡失笑,握着女儿的小手,在那份无关紧要的请安折子上,用朱笔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圈。明玥开心地拍手:“玥玥圈圈!”
苏妩端着刚炖好的银耳羹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威严的帝王腿上坐着小女儿,一手批折子,一手护着孩子;矮榻上,三个孩子埋头“创作”,地板上散落着几张画满“墨宝”的宣纸。阳光暖暖的,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奶香和淡淡的温馨。
她笑着摇摇头,将羹汤放下:“陛下,孩子们,歇会儿吧。”
顾衡放下笔,看着自己刚批完的那份奏折边缘,不知何时被明玥的小手按上了一个湿漉漉的小手印,旁边还有承烨“批阅”时不小心滴落的水渍。他非但不恼,反而觉得这冰冷的奏折沾染了孩子们的稚气,变得格外温暖生动。
“好,听你们母后的。”顾衡笑着,将腿上的明玥放下,又走过去挨个亲了亲矮榻上的三个宝贝,“都来看看,谁画的‘折子’最好看?”
孩子们立刻欢呼着围拢过来,争相展示自己的“杰作”。承烨指着自己的“符号”,一脸认真;承睿羞涩地展示着流畅的线条;明萱则骄傲地举起自己涂满了“胭脂水粉”的小手;明玥指着奏折上的小手印:“玥玥!圈圈!”
苏妩看着这满屋子的狼藉和欢声笑语,再看看顾衡眼中毫无帝王威仪、只有慈父柔情的笑意,心中被巨大的幸福填满。她走上前,拿起帕子,温柔地擦去顾衡袖口上不小心蹭到的水渍,又替明萱理了理散乱的头发。
夕阳的余晖将御书房内一家六口的剪影拉得很长。奏折、朱笔、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紫檀木书案,此刻都成了孩子们成长的背景板。在顾衡和苏妩的心中,这沾着孩子口水印的奏折,这铺满“涂鸦”的宣纸,这被小脚丫踩过的金砖地,远比那冰冷的权柄更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