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不去村学,去县里
“孩子送进来,爹娘就可以出去了。!我\?[的¥书_城ˉ~ ±更aeˉ新?%¢最¤快′”
胡秀才见最后进来的宋远廷迟迟没有离开的打算,忍不住蹙眉提醒道。
宋远廷看看左右,意识到老秀才是在对他说话。宋远廷微微一笑,也不恼,直接选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利落的开口道:
“学生宋远廷并非是送孩子的爹娘,而是学堂的学子。”
胡秀才闻言,原本不大的眼睛瞪得险些掉出来。
“你说什么?”胡秀才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几分。
宋远廷却依旧是那副不动声色的样子:“学生说,学生是来读书的。”
“你今年多大?”
“三十有六。”
虽然村里的大人孩子对宋远廷都是极其尊重的,但到了此时,不少孩子还是忍不住捂嘴偷笑。
宋爷爷连孙子都有了,还来和他们一起读书,真是有意思。
正中端坐的胡秀才仔细打量着宋远廷,见他并不像开玩笑,却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你这话可是认真的?”
“比真金还真!”
“可你这年岁……”胡秀才倒还是个良善的,话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但宋远廷并不在意,直接接话道:“先生是觉得我年纪太大了?但古人有云,学无止境。^b-i!x′i+a.6*6!6-.¨c,o+m!
既然学无止境,又拿来的年岁大小之分?”
宋远廷目光灼灼地看向胡秀才,一瞬间,端坐正中的胡秀才只觉得心里发慌。
明明他才是先生,可这个宋远廷为何却给他一种比自己还要高深的感觉。
胡秀才愣神的功夫,宋远廷已经坐好,将笔墨纸砚一一摆放整齐。
等到胡秀才回过神来,下面的学子都已端坐整齐,二十几双眼睛正渴慕地望向他那里。
胡秀才调整了一下自己心绪,刻意避开宋远廷那个角落,拿腔作势地开口道:
“今日是咱们村学的第一课,咱们就从《五字经》开始学起。”
《五字经》?宋远廷看着桌上的书本,原来那封皮上的三个字竟是《五字经》!
宋远廷仔细记下三个字,心中暗暗想着:估摸着和我们那的《三字经》差不多吧。
宋远廷这边思绪还没收回来,胡秀才那边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诵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
??
宋远廷彻底蒙圈了,这就是《五字经》?大渝的启蒙就这玩意?
宋远廷蒙圈的功夫,胡秀才那边已经念到了:“山河花草树,风雨雷电雪。+m_i!j+i~a_s~h,e`._c+o!m/”
宋远廷快要笑疯了,看来这个异世界的智慧比现实世界的老祖宗还是差远了去了。
不管是医学,药物,农业还是做学问,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宋远廷忽然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用在这里简直就跟开了外挂一样。
不过当下他还是要先把大渝的字认全了再说。
宋远廷入学自然不是为了参加什么科举。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他都从未想过从政。
只不过眼下大字不识也的确让他在诸多事情上不大方便。
宋远廷不再纠结到底是《三字经》好还是《五字经》佳,反正能叫人明理便都是好书。
心无旁骛地开始学习后,时间便也过得飞快。
半日的时间一晃便过,对于宋远廷这样的高材生来说,认字根本就是新手村的任务。
先前是因为无处下手,但如今有了胡秀才,他便真的像开了挂一样。
下学后,宋远廷又单独留下来,如饥似渴地向胡秀才请教了不少问题。
胡秀才这才意识到,这个年岁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学生”竟是真心想要做学问的。
胡秀才有多少学问暂且不说,但此人的人品是没话说的。见宋远廷如此好学,恨不得倾囊相授才好。
两个年岁差不多的先生与学生,就那样在下学后又足足聊了一个时辰。
而宋远廷在向胡秀才请教的这段时间里,他入学求学的消息也在名杨村传遍了。
不少孩子下学后冲到家里的第一句话就是:“爹/娘,你们才今日谁去学堂读书了?”
宋老汉家的左右邻舍都去了村学,故而宋远廷也入学读书这件事没多久便传入老宋家的耳朵里。
宋老太听到这消息时正坐在院里做活。听说老大也舔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