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伸手诊脉,又仔细询问了腰痛的部位、感觉和发作时间。
她诊脉的手法还有些生涩,问诊也略显紧张,但步骤却一丝不苟。诊完脉,她又轻轻按压了大爷腰部的几个穴位。
“爹,”四娘小声跟宋远廷交流,“脉象沉紧,腰部按之僵硬拒按,遇寒加重……像是寒湿痹阻?”
宋远廷点点头,眼中带着鼓励:“治法呢?”
四娘回忆着医书:“当以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可用……艾灸痛点?再辅以热敷?”
“思路对了。”宋远廷赞许道,随即亲自上手,在大爷腰背几处关键穴位施以艾灸。
又让四娘取了些温经散寒的草药,教大爷回去煎汤热敷。
临走前,宋远廷还教了大爷几个简单的腰部锻炼动作。
张大爷将信将疑地回去照做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惊喜地跑回来,说腰松快了不少!
这一下,宋家父女“义诊真能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
来找四娘看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头疼脑热的妇人,有调皮捣蛋磕破皮的孩子,有胃口不好的老汉……
宋远廷始终坐在一旁,像一座沉稳的山。
大多数时候,他都让四娘先看,先问,先判断。
只有当四娘遇到疑难,或者诊断明显有偏差时,他才出声点拨几句。
“爹,这位大娘咳嗽好几天了,痰黄稠,脉数,舌红苔黄,应是肺热?”
四娘诊断完一个咳嗽的病人,向父亲求证。
宋远廷探身也诊了下脉,看了看舌苔:
“不错,肺热壅盛。可用桑菊饮加减。但你再问问她,有无口干、咽喉肿痛?”
四娘连忙补充询问,果然大娘说喉咙又干又痛。
“这就对了,热邪伤津,方中可加些麦冬、玄参滋阴利咽。”
四娘的问诊和切脉在一次次的实践、观察、犯错与纠正中进步神速。
虽然还远谈不上“女医圣”,但这份踏实成长的样子,正是宋远廷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