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眼杂,只有我、冰哥,还有王把头摸到了大墓所在的位置。/k?a*n^s`h-u_y.e~.¢c*o?m_到了近距离一看,才知道这里的确是建大型陵墓的好地方。
“老王,你怎么想起来突然找这里了?”
摸着手中的五花夯土,又舔了一下,果然有些甜味。土色有黑、有白、有灰、有青,质地紧密,捏着还有些粘手。
夯土层以灰黑色为主,除了常年深埋地下的缘故,另外就是里面掺杂了大量木炭。
甜味来自于花土中的白石灰。唐朝高等级大墓,通常会使用很多白石灰为原料,除了用于夯土层,而且还混合着沙子用作砌墙粘合剂。
不错,唐朝己经开始用石灰浆制作建筑材料,而且甚至还出现了水泥,只是不常见。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甚至也走访了很多地方,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韦皋的大墓根本不可能在成都平原上。”
来之前,我也查了很多关于韦皋的历史文献,普遍认为,他的陵墓在成都市温江区的一座大坟坝。
依据呢,主要是这地方是韦皋生活最久的地方,另外就是民间流传着白马将军的传说。
韦皋作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他手握重兵,并且常年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作战,老百姓称他为将军也很正常。
“我听说永宁镇古峰村的大墓就是韦皋的大墓,这个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起初我也以为是那里,可亲自进去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座秦汉大墓。”
“秦汉大墓?里面的陪葬品多吗?”
冰哥也突然来了兴趣,抬头看向王把头,认真地问道。
“啥都没了。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好像叫‘借板凳’。说是在大坟坝附近的居民只要家里办事,没有桌椅碗筷的,都会去找白马将军借。~优+品*小-税~旺* ′追?蕞?新+璋-洁,结果还真有人借到了,可后来突然就不灵了。”
“哈哈哈……!”
这不就是监守自盗吗,大概率被本地村民给掏空了。苏冰听到之后,不由得大笑起来。有借有还才能持续下去,借了不还,后面肯定就不灵了。
“有了这一点强有力的证据,再加上唐代高级大墓喜好‘以山为陵’的传统,我最终把寻找目标换到了成都西周的山峰上。”
唐朝大型陵墓“以山为陵”,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开的先河。一来是盗墓猖獗,二来这样就不会占用大量的耕地。
一个帝王陵占地少的十几平方公里,大的比如说秦始皇陵,总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基本和现在一个小镇差不多了。
想象一下,如果帝王权贵的陵墓都建造在平原地区,这样要不了两百年,天下的可耕土地就会大幅度减少。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与民休养生息,这是他首要考虑的。
“思路没错,韦皋素来勤政为民,官声极好,他应该不会与民争利。毕竟成都平原面积本来就不大。”
“那你这估计也耗费了不少功夫吧?毕竟西川盆地西周可是有无数大山?”
西南最不缺的就是山脉,王把头能在群山峻岭中找到这里,也着实不容易。
“这要是让一般人来找,累死也很难找到,可你们别忘了,我可是盗墓界的扛把子之一。”
得,这王把头啥都好,就是不太会谦虚,还没说两句,尾巴就翘上天了。
“我根本就没有去其他几个方向,而是首接来了龙泉山,因为我断定,如果有大型陵墓,那也只能在这里。”
“噢……!此话怎讲?”
“因为这龙泉山可是中国的主龙脉!”
王把头在风水点穴上的能力不比施把头弱多少,甚至可以说俩人各有千秋。/珊¢叶/屋- ~免\沸_跃/毒/听他一番言论,我受益良多。
“在咱们国家传统里面,昆仑山是万山之源,龙泉山脉是中国主龙脉昆仑山发脉三大支脉的震龙一脉,入川后在川西坝子分成东山、西山两支,龙泉山脉属于东山,是中国山川的主龙脉。”
“这的确如此。我之前听梁大哥也说过,记得是十几年前,有一次坐火车路过此山,他也是这样说的。”
苏冰点了点头,表示非常赞同,而我也是默认了,并且牢牢记在了心里。
“其次,单从风水格局上来看,这龙泉山主峰两侧有低山护卫,山势蜿蜒如青龙盘踞,西侧尖峰梁子关拦水口,形成‘龙虎合掬’的藏风格局。其案山为金星、土星形态的凤凰山,明堂开阔,是风水中的理想格局,有利于聚集生气,藏风聚气。”
大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