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污蔑,老先生心里清楚!"金范步步紧逼。
"方才百利说学生袖中藏纸,您老便说学生剽窃."
"他拿不出真凭实据,您就说学生换了笔墨。"
"如此配合,倒像是提前排练过的!"
围观百姓顿时议论纷纷:
"对啊,这宋老先生来得也太巧了!"
"我就说金举人不是那种人,怕是真被陷害了!"
"百家在县里横行霸道,指不定买通了官老爷呢!"
百利见状急了,冲县丞喊道:"大人!别跟他废话了!先打一顿再说!"
县丞刚要下令,金范突然仰天大笑:"哈哈哈!好一个昌明盛世!"
"有功名者遭权贵陷害,监考官沦为帮凶,这公堂不如改叫'百氏私堂'!"
他猛地踏前一步,周身文气再次暴涨,竟在头顶凝聚成一团淡淡的白光。
宋师与县丞只觉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吓得连连后退。
"金范!你要造反不成?!"县丞色厉内荏地嘶吼。
金范目光如炬,扫过在场众人:"学生不敢造反,只求公道!"
"宋老先生,你若还有半分读书人的骨气,便该严查诬告之人,而非在此构陷忠良!"
宋师被他看得老脸涨红,想发作却又被那股文气压制,只能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都给本官住手!"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个身穿绯色官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十几个带刀侍卫。
县丞见状脸色骤变,结结巴巴道:“知县大人,你怎么来了?”
柳知县,正六品,巴山县的一把手。
“这么热闹,我岂能不来瞧瞧?”柳知县笑眯眯道。
“知县大人,您来的正好。”金范先入为主,“还请知县大人为我平冤。”
县丞一听,脸色一变,当即道:“你给我住嘴,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
“来人,把这个科举舞弊的老东西拖出去。”
“慢。”柳知县开口了。
“知县大人睿智。”金范吹捧道。
柳知县缓缓看向金范,道:“金范,我给你一个机会,你还有什么话说?”
县丞一听,面色阴沉,狠狠瞪了金范一眼。
似乎在警告什么。
金范看都没看他,反而捶胸顿足道:“大人,我冤枉啊!”
“苦读四书五经文书四十五载,好不容易中了举人,却被人栽赃陷害,何其不公?”
“天理何在?”
柳知县没有打断,那就是继续。
金范义愤填膺道:“大人有所不知啊!我的任书刚下来,这个猪头猪脑的百二公子就前来索取。”
“我拒绝后,他竟然联合县丞陷害我。”
“还有这个为人师表的老学究,沆瀣一气,枉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