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种装置,就是自动捣碾装置。\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
怎么说呢,其实差不多就是一个大号的捣蒜的捣碾。不过这个捣碾,它却是全自动运行的。
这种装置,大概类似跷跷板的外形。
其中一端结构相同,是一个巨大的木槌,在它的下方则是一个大木桶。木桶中会放上稻谷或者带壳小麦,木槌的作用主要就是敲击给这些作物去壳。
另外的一端,就分为两种结构。
一种是利用曲柄连杆驱动,直接借助连杆装置,和水车铁轴上的一个偏空圆木片相连。水车转动,就会带着这个圆木片转。圆木片转动,圆面上的偏空就也会随之转动。
这个偏空上会插着一个铁轴,铁轴上会连着一个方木棍。当插在偏空上的铁轴转动一圈时,刚好就会带动这个木棍做区间运动。
这,其实就是曲柄连杆的原理。
方木棍做区间运动,自然就会让这个跷跷板装置来回的摇摆,从而就实现了击打下方的目的。
只要水车在转动,这个装置就会一直在运行。比起人力去捣碾,确实会省心省力。有了这个装置,秋收又能节省下很多的劳动力。
这一种捣碾,华龙给他取名为曲柄捣碾。-求/书~帮_ `已¨发′布¢罪.薪′蟑`截,
另外一种就是借助重力原理了,木槌的另外一端则是一个大水桶。
玩过跷跷板的人都知道,当一方重量重的时候,就会把另外一端给压起来。而这一套的结构,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在另一端的水桶是空着的时候,这边的木槌会比较重,所以会将水桶那一端高高的托起。拖起后,这个水桶和地面刚好是一个垂直的状态。
这个时候,上方如果有一个小瀑布不断的往这个水桶里灌水,这个水桶的重量就会不断的增加。当水桶重量超过木槌时,水桶就会下落,另外一端的木槌就会高高被托起。
而水桶落到最低端后,因为角度的关系,水桶的状态就会变成与地面成倾斜角度。如此一来,水桶中的水就会流出,从而再次减轻重量。
两边的重量平衡不断的变化,就会让这个跷跷板不断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自动捣碾的动作。
这一种捣碾,被华龙取名为重力捣碾。
最后一种装置,就是磨盘了。
磨盘是用来磨面粉的,目前已经在华龙基地使用了大半年。不过原先都是人力推动的,比较费人工。?武+4!看!书′ !埂/欣.蕞`全,所以,借着这次机会,华龙就打算改装出两个自动的。
这个的原理也是利用曲柄连杆,和曲柄捣碾实现的方法大同小异。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华龙一共计划安装四个水车,每个水车可以安装两套这种装置。
经过一番考虑,华龙对着八个位置做了分配。
四个位置用来给做成风箱,后期再在风箱旁边重新盖四个高炉。这样一来,以后就可以大规模的熔炼铁矿石了,还不需要增加什么人手。
两个位置用来做成磨盘,这个使用不大,一年放那慢慢磨就可以了。
两个位置用来做成曲柄捣碾,这个和磨盘差不多,可以放在那里慢慢的去壳。
在所有水车的支架上方,会做一成一个水池。当水车转动把水带往高处后,就会把水倒入这个水池。
这四个水池,就是整个基地供水的水源。
供水系统分为灌溉用水系统,以及生活用水系统两种。
其中三个水池为灌溉系统供水,这个系统建立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三个水池会往里延伸一段距离,然后通过一个豁口形成一个小瀑布直接落下。
在这个小瀑布下,分别有一个重力捣碾。重力捣碾的木桶下方,则又是一个小水池。
因为是三个水车供水,所以这样的小水池有三个。最终这三个小水池的水,又集中汇聚到一个很大的大水池中。
这个大水池,就是灌溉系统的储水池。从这个水池中,到时候会延伸出一条条水渠。这些水渠,大部分则会通往农田,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其中有一条渠道,则是重新通向了河流。这条渠道的开口在水池的最上方,当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水就会自动流入这个水渠。
农田缺水不行,可是过度的浇水也不行。所以说,这个供水池也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给农田供水。
可是大水池就那么大,一旦长时间农田不消耗水,自然水就会漫出来。所以,多余出来的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