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神,她走上台接过余朝也手上的麦克风,露出一个局促可人的笑。
余朝也在麦克风后的手轻拍了拍女生的手背,眼中是鼓励也是嘉许。
林致在台下往更深处回忆——那天早上两个男生离开时的对话。
“你也感冒了?怎么随身带着药。”
“江林以感冒了,她出门不带药,我拿多了。”
“……”
“周末你生日?抱歉没时间,要跟江林以去看油画展。”
“太甜了我不喝,买给江林以中午吃饭喝。”
……
其实早在林致见到江林以本人之前,她就听过很多遍这个名字了。
余朝也叫江林以的声音格外清亮。
那光芒太明亮,照得她心底那点隐秘的期待和旁人的起哄,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_
江林以全凭着条件反射和肌肉记忆走上台。
当指尖轻触余朝也手上的麦克风,她见他薄唇动了动,幅度极小,如同蝴蝶振翅般轻柔。
江林以轻易辨出那两个字是。
“加油。”
手中的麦克风还有余朝也手心留下的温度,两人擦肩而过时带起一丝风。
那丝风将江林以悬着的心慢慢托回地面。
只在一瞬,江林以忽地察觉。
在她犹犹豫豫迈出每个第一步时,余朝也似乎总是先她一步走过那条路,而后变着法告诉她这很简单、没什么可怕的。
确实没什么可怕的。
江林以舒口气,展开稿子。
余朝也说得对。
她并不是怯场,只是需要开口说出第一句话。
……
江林以的声音逐渐明朗坚定,她学着余朝也的样子,不慌不忙,又回忆林丹在各种会展上讲话的姿态,张弛有度。
读到一些烂熟于心的句子时,她甚至能脱稿抬头,望向台下攒动的人头,并在那一刻希望自己的演讲真能激励他们奋勇向前。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在此,我谨代表高一高二全体师生,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长学姐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江林以神色诚挚,语气热烈:
“愿你们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此话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台下掌声鼎沸。江林以绽出笑容鞠躬:“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_
下台后将麦克风还给主持老师,江林以第一时间奔向还在候场区域的余朝也。
“怎么样怎么样?”她松了口大气,但还没完全放心,“我念的流利吗?吐字清晰吗?表情管理到位吗?头发没乱吧?”
“流利,清晰,到位。”
边说,余朝也把江林以上下扫了个遍,这样江林以才会相信:“非常完美。”
江林以终于完全松懈下来,又为自己完成出色演讲沾沾自喜。
校长讲话结束后是跃龙门,接着轮到写目标放气球和拉彩烟的环节。
足球场上熙熙攘攘,每个同学手里都攥着一只气球,正找各自的同伴和老师在心愿旁写祝福语或签名。
余朝也没什么要写的,首接放飞了手里的气球,被江林以教训了一顿:“这不是普通的气球,这是承载你梦想的气球,你怎么就空空放走了呢?”
她把自己手上的气球给余朝也,大方说:“你写我这个吧。”
人在特定环境下会受群体效应影响的。
就像此刻,周边声浪如潮水漫过耳际,千百人兴奋地在笔尖写下心愿,这种兴奋会传染。
一向不会遥想的余朝也拿过气球,拇指弯曲,推开手中的黑色马克笔笔盖。飞快在黄色气球球面上写下“中央美术学院”几个隽秀的字。
他把气球塞给江林以,江林以看清黑字时眉梢轻轻一扬,拿笔在那几个字旁写下华清大学。
写完后想起来这似乎是余朝也己经达成的目标。
她在下面添了一行字。
“祝余朝也前程似锦,得偿所愿。”
江林以歪脑袋左看右看手中的气球,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余朝也抽过江林以手中的笔,弯腰低头,笔尖落在他名字之前。
少年握笔的手瘦长有力,他一笔一画写下“江林以”三个字。
好想她也如愿以偿。
好想跟她有个繁华前程。
好想和她永远在人声鼎沸中。
江林以盯着他写完她的名字,每一划都像羽毛扫过心尖,痒痒麻麻的。
“余朝也,你快给我签个名,沾沾你的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