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温天气的第三天,现实中的温度,己经来到了40度以上。`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
普通人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走在马路上。
即便是躲在屋子里,也被热的满头大汗。
在停电的情况下,人们在屋里也待不住。
去外面?
更不可能。
现在最艰难的,就是缺水。
某些国家水资源原本就不富裕,只能依靠井水或者是山泉水。
可在高温的影响下,地下水的水位也在下降。
为了争夺水源,普通民众大打出手,各不相让。
又有很多人因此死去。
相比之下,华国的情况就好多了。
即便是大白天,温度也维持在30度左右。
虽然太阳还是很大,但人们躲在房间里,吹着风扇或者空调,倒不用担心脱水。
为了防止出现国外争夺水源发生的惨案,华国政府做好了预案。
居住在普通居民楼的民众,早上6点到7点,晚上7点到9点。
这两个时间段,自来水会无限供应。
住在安置点的普通民众,每人每天都能收到西瓶干净的矿泉水。
如果想洗澡、洗漱,只能到特定的地点,也是限时开放的。
河流、湖泊等地方,都有人把守,禁止私自取水。
有些措施,是国运之战来临时,国家就规定好的。^x¢7.0!0+t¢x?t′.,c-o`m′
就是为了避免水资源浪费,节约用水。
在华国政府的管控下,普通人虽然用水紧张,却没有渴死过人。
这也得益于普通民众对国家的信任。
李红梅今年52了,虽然她不服老,可年龄上来后,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
尤其是到了更年期,特别怕热,出汗很多。
这次的高温,她是最难受的。
身上的汗一层又一层,停不下来。
整个人嘴特别干,又口渴。
可他们的家己经没了,全家人都搬到了安置点。
每天的水,都是定量的。
除非家人去两公里外的取水点。
李红梅为了不连累家人,坚持不让他们去。
“没事,不就是少喝点水嘛,我能撑得住。”
“外面日头这么大,谁都不准出去。”
她知道,虽然现在外面温度不算特别高。
但人出门一趟,还是会出一身汗。
自己一天有西瓶水,够喝了。
儿子、女儿都把自己的水让出来,她也不喝。
李红梅要强了一辈子,在这种时刻,也不愿意服软。
“想当年我每天去大桥对面的厂子上班,走路都不带喘的。+看`书,屋′ ·已_发¨布*最,新\章?节+”
那时候,李红梅可是劳动标兵,厂子里的男人都比不过她。
现在虽然李红梅嘴上不服老,可满身都是汗水,打湿了她的衣服。
虽然李红梅还是很固执,但在女儿的劝说下。
最终还是同意,让孩子天黑没那么热的时候,去取水点打水。
在大灾大难面前,像李红梅这样的人,对孩子一碗水端平,孩子也愿意为了她冒险。
隔壁的老太太,看到李红梅儿女都这么孝顺。
眼睛都红了。
“红梅啊,还是你有福气,孩子孝顺。”
这安置点里的老人有不少,但像李红梅一家团结和气的,很少很少。
李红梅心中得意,面上还是得低调点。
“王姐,你也有福气,儿子儿媳孝顺,还有个大孙子,不像我我这俩孩子,连个家都没成。”
说到这里,她长叹了一口气。
“这往后啊,愁人。”
听到李红梅这么说,王姐面上闪过一丝得意。
这倒是。
对方孩子孝顺,可终究没成家,也没有孙子孙女。
不像自己,三代同堂。
想到这儿,王老太得意地笑起来。
“红梅啊,你也别愁,我看这安置点就有不少好姑娘,慢慢找总能找到合适的。”
末日下,有人想的是及时行乐。
结婚率反而一下子飙升。
谁也不知道,自己明天会不会死。
李红梅面上敷衍着,其实打了个哈哈,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跟一般的家长不同,家里的两个孩子,其实李红梅没有过多管教。
从小到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