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挽救这个行将崩溃的王朝。
更是为了怀里这个小小的,柔软的生命。
为了让他,不必在将来,面对自己今日所面对的一切。
“皇后。”
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周皇后一首静静地看着他,看着这位在外人面前威严冷酷的帝王,此刻脸上流露出她从未见过的,几乎可称之为“温柔”的神情。
“臣妾在。”
朱由检的目光,依旧没有离开儿子的脸。
他沉默了许久,像是在问她,又像是在问自己。
“你说,我们将来,该让烺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太过突然,也太过宏大。
周皇后微微一怔。
她没有立刻回答。
她看着自己的丈夫,看着他眼中的那一丝迷惘,和深藏在迷惘之下的,如山一般沉重的期许。
她知道,他问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
他问的,是这个帝国的未来。
是这个被他用雷霆手段,强行扭转了航向的巨轮,最终要驶向何方。
她想了很久。
窗外,最后一点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他们一家三口的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陛下,”她终于开口,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臣妾不求他能有多圣明,也不求他能开创何等盛世。”
朱由检的眉梢,微微动了一下。
只听她继续说道:“臣妾只希望,他将来,不必像您。”
这话说得,有些大不敬。
但朱由检没有动怒,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臣妾希望,”周皇后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红,“他不必像您这般,事事都要自己扛着,日夜都要殚精竭虑,连睡一个安稳觉,都是奢望。”
“臣妾希望,他能有信得过的大臣,可以为他分忧,而不是要时时刻刻提防着,算计着。”
“臣妾希望,他看到的天下,是一片富足安康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处处都是流民,遍地都是烽火。”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儿子柔嫩的脸颊,眼神里满是母性的慈爱。
“臣妾更希望,他能有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可以去看看江南的烟雨,可以去听听塞外的风声,可以读万卷书,也可以行万里路。他的人生,不应该只有奏折和朝会。”
“他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大明的君主。”
“臣妾希望他能拥有您想给天下人,却唯独给不了自己的东西。”
周皇后抬起头,迎上朱由检那深邃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那就是,选择的权利,和生而为人的喜乐。”
轰!
这些话,比朝堂上那千万两白银的账目,更让朱由检感到震撼。
他抱着儿子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些。
他以为,她会说,希望儿子能像他一样,雄才大略,重振大明。
他以为,她会说,希望儿子能守住他打下的江山,做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可她没有。
她剥开了那层层包裹在“皇太子”身份之外的沉重枷锁,看到了最核心的,那个“人”字。
选择的权利。
生而为人的喜乐。
这不正是他想给那些匠户,想给天下所有子民的东西吗?
原来,最懂他的,始终是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
一股暖流,从心底最深处涌起,瞬间漫过西肢百骸。
他感觉自己那颗被权谋和杀伐磨砺得坚硬如铁的心,在这一刻,被轻轻地触碰了一下。
“你说得对。”
朱由检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柔和。
他低头,在儿子光洁的额头上,轻轻地亲了一下。
怀中的小家伙似乎有所感应,皱了皱小鼻子,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哼,又沉沉睡去。
朱由检看着他,脸上终于露出了这一整天里,第一个发自内心的,不带任何算计的笑容。
“朕会给他一个那样的天下。”
他轻声说道,像是在对皇后承诺,更像是在对自己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