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殊途记后续

黎明前的北山笼罩在浓雾中,十步之外难辨人影。¨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林慕之脱下上将制服,换上一身普通尉官军装,只带了一名贴身警卫,悄然离开营地。按照约定,老周会在山脚下的老槐树旁等他。

"司令,太危险了。"警卫小张紧握手枪,警惕地扫视西周,"万一这是陷阱..."

"若是陷阱,昨晚他们就该动手了。"林慕之压低声音,"记住,从现在起,叫我林副官。"

两人在浓雾中摸索前行,忽然,前方传来三声清脆的鸟鸣——约定的暗号。林慕之回应了两声咳嗽,随即从雾中走出三个农民打扮的汉子,为首的正是老周。

"林将军果然守约。"老周拱手行礼,眼中却带着审视,"请交出武器。"

林慕之毫不犹豫地解下手枪,小张却急了:"司令!"

"给他。"林慕之命令道,又对老周解释,"这是我的贴身警卫,绝对可靠。"

老周思索片刻,点头同意:"时间紧迫,请随我们来。"

接下来的路程宛如梦境。他们时而穿越密林,时而匍匐通过封锁线,几次险些与巡逻队遭遇。令林慕之惊讶的是,沿途每个村庄都有民兵放哨,这些手持土枪的农民警惕性极高,动作却异常敏捷。

"这些都是...游击队?"林慕之小声问。

老周自豪地点头:"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正午时分,他们在一个小山村稍作休息。村里妇女们正在纳鞋底、做军鞋,孩子们在晒场上练习拼刺刀,老人们则修理着简陋的武器。见陌生人到来,所有人都停下手中活计,警惕地注视着。

"别怕,是朋友。"老周用当地方言解释,又转向林慕之,"林将军,这里离延安还有六十里,我们换马走。"

一位白发老妪端来热腾腾的小米粥和窝头:"同志,趁热吃。"

林慕之接过粗瓷碗,发现老妪双手粗糙如树皮,却洗得干干净净。他尝了一口粥,意外地香甜。

"大娘,这小米..."

"自家种的。"老妪咧嘴笑了,缺了两颗门牙,"比不得你们城里的精细粮,但管饱。"

林慕之突然想起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民,食不果腹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他沉默地吃完这顿简单的饭,心中己有万千思绪。

继续赶路后,景色渐渐变化。荒芜的山坡被开垦成梯田,干涸的河床上建起了水车,路边甚至能看到简陋的"识字班"牌子。最令林慕之震惊的是,傍晚时分经过一个兵工厂,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手榴弹和步枪!

"这...这些都是你们自己造的?"林慕之难以置信。+1¢5/9.t_x?t\.*c-o·m*

老周笑了:"没枪没炮,敌人给我们造。不过现在我们也学会自己生产了。"

天黑透时,他们终于抵达延安。没有高大的城墙,没有森严的戒备,只有延河两岸星星点点的窑洞灯火。林慕之想象中的"赤匪巢穴",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林将军,请稍等。"老周将他带到一处较大的窑洞前,"我去通报。"

林慕之站在院子里,仰望满天星斗。这里安静得出奇,只有远处偶尔传来读书声和讨论声。不知为何,他想起黄埔军校时的夜晚,也是这般宁静而充满希望。

"林将军,久仰了。"一个浓重的湖南口音从身后传来。

林慕之转身,只见一个身材高大、额头宽阔的中年男子站在窑洞门口,穿着打补丁的灰布军装,手里夹着半截香烟。尽管从未谋面,但那睿智的眼神和从容的气度,让他立刻认出这就是毛泽东!

"毛先生!"林慕之下意识地敬了个军礼,"冒昧打扰..."

毛泽东爽朗大笑,上前握住他的手:"什么打扰!你是贵客啊!来来来,进屋说话。"

窑洞内陈设简朴得令人吃惊:一张木桌,几把椅子,书架上堆满书籍,墙上挂着大幅作战地图。唯一称得上"奢侈"的,是一盏明亮的煤油灯。

"条件简陋,见谅见谅。"毛泽东亲自倒茶,"听说林将军在豫南打鬼子很有一套啊!"

林慕之接过粗瓷茶杯,一时不知如何接话。他原以为会有一番剑拔弩张的试探,没想到对方如此平易近人。

"毛先生,我此次前来..."

"不急不急。"毛泽东摆摆手,"赶了一天路,先吃饭!"

简单的晚饭——小米饭、咸菜和一小碟炒鸡蛋——后,毛泽东才切入正题:"林将军冒险来延安,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林慕之深吸一口气,决定开门见山:"毛先生,我奉命率三

不想错过《从德械师一名团长开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