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是座中西合璧的豪华宅院。宴会厅里灯火通明,云南各界名流济济一堂。林慕之挽着沈静婉入场时,立刻成为全场焦点。这对年轻将官夫妇,一个英挺俊朗,一个清丽脱俗,肩章上的将星在将校礼服上熠熠生辉。
"林总司令!久仰久仰!"龙云亲自迎上来。这位"云南王"五十出头,身材瘦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言谈举止透着股草莽枭雄的豪气,"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沈神医吧?湘西前线都传颂您'梅花神医'的美名啊!"
沈静婉得体地微笑:"龙主席过奖。救死扶伤是医者本分。"
宴会开始后,林慕之被安排在龙云右侧主宾位,沈静婉则与龙云的三姨太同席。酒过三巡,龙云突然压低声音:"林总司令年轻有为,深得辞公器重,前途无量啊。不过..."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昆明不比前线,这里的水,深得很呐。"
林慕之端起酒杯,不动声色:"还请龙主席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当。"龙云眯起眼睛,"只是提醒林总司令,在昆明做事,光靠辞公的招牌还不够。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大家都好。"
林慕之心知这是在试探他对滇缅公路物资的态度,故意装糊涂:"卑职奉命协助杜长官处理军务,其他事务不敢僭越。"
龙云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好!年轻人懂分寸!来,喝酒!"
宴会结束后,回程的车上,沈静婉低声道:"龙云的三姨太向我打听了不少事,问你在军中的关系网,还特别关心你和陈诚的交情。"
林慕之轻哼一声:"老狐狸。不过这样也好,他越以为我是陈诚的人,越不会怀疑其他。"
第二天一早,林慕之正式到司令部报到。杜聿明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整训刚从缅甸撤回的新一军。这支部队曾在孙立人指挥下取得仁安羌大捷,但后来因与史迪威的矛盾被调回国内,现在士气低落,装备残缺。
"委座对这支部队很重视,准备用来对付共..."杜聿明突然刹住,改口道,"用来加强西南防务。′i·7^b-o_o^k/.*c.o\m′辞公特意点名要你来整训。"
林慕之心中一凛。蒋介石显然己经在为内战做准备。他面上不显,郑重领命:"卑职定当竭尽全力。"
接下来的日子,林慕之白天忙于军务,晚上则与沈静婉整理情报。通过沈静婉在军医署的关系,他们摸清了昆明周边国军的布防情况和物资储备;而林慕之则利用整训新一军的机会,暗中接触了几位对蒋介石不满的将领。
三月初的一个雨夜,周默轩终于以《中央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到昆明。在翠湖宅邸的密室里,三人压低声音交流情报。
"中央指示,要尽可能争取龙云的中立。"周默轩推了推眼镜,"同时摸清滇缅公路的物资运输情况,特别是美军援助的那些武器装备。"
林慕之点点头:"龙云在试探我的态度,我可以借此与他周旋。不过杜聿明盯得很紧,行动要格外小心。"
沈静婉递上一份清单:"这是过去三个月通过滇缅公路运入的医疗物资分配情况。名义上60%供应前线,实际只有不到40%,其余都被各级截留了。"
周默轩仔细收好清单:"很重要。另外,组织上问你们是否需要把晓阳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林慕之和沈静婉对视一眼,同时摇头。"延安很好。"沈静婉轻声说,"至少在那里,她不用看到这些..."她指了指窗外灯红酒绿的昆明夜景,那里正传来阵阵靡靡之音,而前线的士兵们还在忍受伤痛与饥饿。
周默轩走后,林慕之站在窗前久久不语。雨后的春城空气清新,远处滇池的水面映着星光。沈静婉走到他身旁,轻轻靠在他肩上。
"想晓阳了?"她问。
林慕之握住妻子的手:"我在想,等战争结束,我们带她去滇池看海鸥。她还没见过海鸥呢。"
沈静婉微笑:"她信里说延安的枣子很甜,要留给我们吃。"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在这个短暂的宁静时刻,战争的阴影似乎暂时远去了。
然而平静很快被打破。一周后,林慕之突然接到杜聿明的紧急召见。走进办公室,他发现除了杜聿明,还有一个穿中山装的瘦高男子——军统云南站站长徐远举。
"慕之兄,出事了。"杜聿明脸色阴沉,"有人向委座密报,说昆明有共党分子在活动,还渗透进了军方。"
林慕之面不改色:"需要卑职做什么?"
徐远举突然开口:"林总司令,听说您与《中央日报》的周记者过从甚密?"
林慕之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