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西九年二月,南京明故宫机场。¢精`武_小¢说¢枉¨ +嶵^欣?蟑!节¢庚_芯?快,
初春的寒风掠过跑道,林慕之紧了紧军大衣的领口,望着远处正在登机的军政要员们。淮海战役以国民党惨败告终,五十多万精锐全军覆没,作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他,本该被严惩,却再次被蒋介石"重用"。
"林司令,这边请。"侍从官恭敬地引领他走向专机舷梯。
机舱里己经坐了几位高级将领,看到林慕之进来,纷纷起身致意。虽然吃了败仗,但他陆军二级上将的军衔和西南军政副司令长官的新职,依然令人敬畏。
"慕之兄,恭喜高升啊!"一个满脸横肉的将军拱手笑道。
林慕之认出这是胡宗南的嫡系李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李军长客气了,慕之惭愧。"
"哎,胜败乃兵家常事。"李文压低声音,"再说,徐州之败主要责任在刘峙那老狐狸身上,与慕之兄何干?"
林慕之不置可否地笑笑。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内部互相推诿,刘峙成了众矢之的,而他这个副总司令反而因"屡献良策"而得到蒋介石的信任——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飞机起飞后,林慕之闭目养神,脑中却飞速运转。西南军政副司令长官这个职位看似显赫,实则是个烫手山芋。名义上是辅佐张群管理西南军政,实则被派去监视西川军阀和云南军阀的一举一动。更微妙的是,蒋介石特意安排他驻守宜宾——这个位于川南的要塞城市,正好卡在川康军阀与云南卢汉之间。
"老蒋这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啊。"林慕之心中冷笑。给他一个空头衔,却不给实权,还要他去制衡那些根深蒂固的地方军阀。
飞机在重庆白市驿机场短暂停留加油时,林慕之惊喜地发现沈静婉己经在候机厅等他。自从徐州陷落,两人己经一个多月没见面了。
"你怎么来了?"林慕之握住妻子的手,发现她比上次见面消瘦了不少。
"蒋夫人特批我随你去宜宾。"沈静婉眼中闪烁着喜悦,"她说西南偏远,需要有人照顾你的起居。"
林慕之心中一暖,但随即警醒——这恐怕也是蒋介石的监视手段。让沈静婉同行,既是安抚,也是牵制。
从重庆转乘小飞机到宜宾的航程颠簸不堪。透过舷窗,林慕之望着下面连绵起伏的川南群山,心中感慨万千。七年前,他从延安奉命潜伏国民党时,从未想过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官拜上将,统领二十万大军,却依然是个潜伏者。
"想什么呢?"沈静婉轻声问。
"想晓阳。"林慕之低声回答,"她现在应该八岁了吧?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们..."
沈静婉轻轻握住丈夫的手:"等打完这场仗..."
宜宾的驻军司令部设在翠屏山下一处原川军兵营内。与徐州剿总的豪华办公楼相比,这里简陋得多,但胜在清幽安静。*3-y\e-w·u~./c_o-m¨林慕之的官邸是山腰上一栋二层小楼,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岷江与金沙江在此汇流成长江的壮丽景色。
"林长官,这是西南军政概况。"副官递上一摞文件,"张群长官吩咐,请您先熟悉情况,下周再去重庆参加军事会议。"
林慕之翻阅文件,很快对西南局势有了基本了解。蒋介石的中央军嫡系胡宗南部驻守川北,防备解放军从陕西南下;川康军阀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控制着西康和川西;云南则由卢汉掌控。这些地方军阀表面服从中央,实则各怀鬼胎。
"有意思..."林慕之嘴角微扬。派系复杂的西南地区,正是开展潜伏工作的理想场所。
当晚,林慕之用密写药水在一本《三国演义》的空白处写下密信,向党中央汇报自己的新职务和西南军政概况。写完后,他将书交给沈静婉,由她通过特殊渠道送出。
"联络人是谁?"林慕之低声问。
"'老钟'己经安排好了。"沈静婉将书藏入行李箱暗格,"明天我去拜访宜宾商会会长的夫人,她是我们的秘密联络员。"
林慕之点点头。七年潜伏生涯,他们己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下工作方法。无论在山东、徐州还是现在的宜宾,都能迅速与地下党建立联系。
第二天,林慕之正式接管驻宜宾的二十万中央军。这些部队大多是淮海战役后重新整编的,装备不齐,士气低落,但胜在都是蒋介石的嫡系,指挥起来还算顺手。
"诸位,委员长将西南重任交予我等,自当精诚团结,共赴时艰。"林慕之在就职仪式上慷慨陈词,"当前共匪虽猖獗,但只要我等戮力同心,必能保住西南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