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虎二昂头看了一眼,确认了李西白要问的人:
“他啊,是经历司的郑经历!”
李西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的重复道:
“广宁经历司的经历郑大人?”
孙虎二点点头:
“没错!正是他”
“有时候参政大人忙于公务,朔望谒庙就由郑大人主持!”
李西白这才确信,让自己抄了不少书的客人,是广宁卫的父母官!
难怪他去个书店还偷偷摸摸的。¨完. , ¢榊,颤. ,唔¨错/内.容′毕竟那种地方遇到秀才的概率非常大!
而卫学里的廪生,见过他的又不在少数。这不,就上次一回没戴帽子,就被自己给认出来了。
李西白脑筋急转,这是他第一个能搭上线的官员,不利用一下就太可惜了!
“西白,还愣着干嘛,回去吃饭了!”
此时官员退场,生员们顿时一哄而散。孙虎二拉着他就走。
回去的路上,李西白才打听明白,这叫“朔望谒庙”!
每逢初一十五,地方官员都要率领官学师生,前往孔庙焚香祭拜。
今天恰逢十五,行的是简单的释菜礼。还有一种更加隆重的释奠礼,在二八月的春秋丁祭举行。
李西白大感有趣。难怪今早来了这么多秀才,就冲这每月两次接近上官的机会,都不用请他们自己就回来了。·我?地+书?城/ !首·发_
就像蔡东升区区一个附生,祭典本来没他的事,还不是自己上杆子来了?
说什么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蝇营狗苟,和市井中没什么两样。
李西白在卫学一住十天,感觉样子也装的差不多了,便准备回家看看。
这天一早,他到教谕厅告假。赶上秦教授和王训导都翘班,只有张训导在。
听说眼前生龙活虎的廪生称病告假,张训导表情却没丝毫变化。反而很和蔼的问道:
“是回家自学,还是请了名师?”
既然训导不避讳,李西白也摊牌了:
“回训导,我只是回家办点事情,过几天就回来!”
张训导露出惊讶的表情:
“你是院试案首,可不要荒废了!”
李西白哭笑不得:
“我老师是张家坟的周先生!”
张训导肃然起敬:
“哦!那倒不用另请名师了!”
“整个广宁,除了仰高书院外,还没人比的了周先生!”
李西白早知道周先生厉害,不过没想到有这么厉害。
仰高书院是广宁最好的私人书院,结果在张训导口中,也就和周先生差不多。_微¨趣,小?税\惘. ·哽-欣*罪/全¨
登记了告假信息,李西白立刻回宿舍收拾东西。孙虎二正端着碗喝粥,看到他立刻往桌上一指:
“西白,有你的信!”
这十几年来,李西白还没这么吃惊过:
“信?哪来的信?”
孙虎二吃的呼噜呼噜头也不抬:
“是车马行的人送来的…”
“车行的人还管送信?”
李西白嘟囔一句,脑海中识字的熟人一一浮现,其中只有一个外地的。
拿起桌上的信封,果然正是金山的字迹:
“西白贤弟亲启!”
金山在信中怨声载道,说他言而无信,说好了要去义州卫做客,结果一晃半个月,连个影子没有!
除了家长里短问候家人,金山还问起一件更重要的事。下个月就要入秋,之前说要嫁接枣树的事还还干不干?
要是再耽搁下去,天一冷枣树就难活了。一旦错过农时,就只能等来年开春了!
读完信笺,李西白半晌无语。最近乱七八糟的事太多,他早把种树的事忘了!
不过就算不忘,这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光是说服家人,都得费一番工夫。
不过金山有一点说的很对。如果错过农时,那就得来年了!
李西白沉思半晌,提笔刷刷刷写了一封回信。顺手塞进书包,转身出了宿舍。
步行到南关车行,左右一踅摸,还真被他认出送信的人。
“吴二叔,我是金山的朋友,能帮我给他带封信么?”
吴二是个憨厚健壮的中年男人,一看到李西白就乐:
“我认识你,来送过金山两次!”
李西白一阵惭愧,来两次都没发现,这人竟然是金山的表叔。
把信交给吴二,李西白转身又在街上逛了起来。生平第一次真正离家,回去当然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