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微微点头,待他坐好立刻开始上课。李西白也驱散杂念,正襟危坐听了起来。
这一听不要紧,立刻就发现了不同之处。
周先生虽是举人。但相对来说,授课重点依然在学问本身。
而沈从文就截然不同。不论经史子集,一问一句全都着眼于应试。
简单来说,周先生更像是大儒学者。而沈从文则是个教辅专家!
一堂春秋讲下来,李西白大呼过瘾。视角和之前完全不同。
更令他震惊的是,沈从文下课即走。片刻之后,另一位中年走了进来。上台开讲周易!
李西白恍然大悟。原来正学书院名师云集,每位教师只讲主治经典。
比如沈从文只讲春秋,这位魏先生则主讲周易,且水平之高生平仅见。
李西白一阵感慨,难怪古代大书院声名远播。哪怕周先生身为举人,也很难一心多用精通所有经典。
而书院名师各有专精,哪怕只是五个秀才,加在一起也能远胜举人。
这次辽阳没白来!没准真能有所提升,搏一搏举人功名!
两节大课上到中午,终于迎来午休时间。原本紧绷的学子们,终于放松下来。
李西白左右的生员,纷纷围过来搭讪:
“李兄,在下南宫少!”
“李兄,在下贝志诚”
“李兄,在下董天宝”
“李兄,在下西门青…”
转眼七八个人上前搭讪寒暄,李西白连忙一一见礼。
众人七嘴八舌,问年龄的、又问家属的,还有问可曾婚否的。
李西白耐心答对,年龄仍报虚岁,能说的尽量照实说了。同时也竭力记下各人的信息。
众人说了半晌,又拉着李西白前往饭堂。狠狠吃了一顿免费午饭,花了二十两的李西白平衡不少。同时又多认识了几个人。
下午的两节课是《礼记》和《尚书》。虽然精彩,却也累的李西白头昏脑胀。
终于等到放学,李西白刚要起身,一个高挑男子走到他面前:
“在下钟文白,忝为明伦堂学长”
“今晚谨代表众位同窗,在正明楼设下薄酒,为贤弟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