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他所拍摄的照片与录像,由此产生的版权费用,足以让他的家人开始新的生活……”
要知道“康德救父”这新时代的二十五孝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现象级的热度,科尔所拍摄的影像资料被大大小小的媒体不断引用,因此所获取的版权费用极为丰厚,一定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至于我嘛……”
爱丽娜收敛了悲意,笑了笑:“我们组建了新的团队,要将科莫拉所发生的事情公之于众,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隐秘地做好万全准备……毕竟我们所要指控的对象很了不得,不是吗?”
确实,科莫拉事件的背后,依然是西方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对非洲的新型殖民和压迫,bcc敢同意爱丽娜掀开这盖子并且予以支持,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是英国媒体,而点草的对象是法白西。
狂喜,狂喜。
“好啦,不说我了。”记者小姐喝了一口咖啡,“你怎么突然来英国了?你应该提前说一声的,我可以帮你预约‘bcc-tour’,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总部,现在可不行了,毕竟公司有规定,我不能例外。”
“当然……”她放下杯子,美丽的笑容自脸上绽放,“你如果愿意接受独家专访,并且透露一些珠尔班的隐秘内幕,那我保证我们的总裁会在五分钟内狂奔下楼冲到这里,亲自将你请进他的办公室。”
康德似笑非笑,他转头从窗户向外看去,能够看到bcc总部建筑的轮廓:“我是来找bcc算账的,他们一贯以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莫名其妙的敌意对我国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批评、污蔑甚至造谣,我要把你们的总裁还有那些造谣机器从伦敦眼上丢到泰晤士河里摔死。”
爱丽娜吃了一惊,结结巴巴道:“等、等一下!我、我们……其实……”
“逗你的。”
康德笑了笑:“我并不十分在意这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外国人的污蔑大动肝火,也不必对外国人的夸赞感激涕零,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中国人讲究一个‘时候未到’,我看时候不远了。”
爱丽娜欲言又止,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虽然新闻界都标榜客观中立,可真正的新闻人士都知道,这句话是个虚伪的悖论——除非新闻工作者全都被严格预设立场的人工智能所取代,否则新闻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与中立。
至于中国话题,更是西方新闻界的传统艺能——所有的媒体都要预设一个对华敌意的态度,因为他们需要以攻击中国这种方式,来显示自身忠不可言的民主立场,而更深层次的,他们要通过抹黑、贬低、无视和阴阳怪气的方式,来否认中国以自己的理念道路走向富强的正当性。
因为在他们的叙事体系中,他们的“民主自由”那一套是世界上的万灵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良方,你中国不以这套体系也变得日渐强盛,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你肯定在背地里做坏事了,我得把这些事情找出来。
找不出来就编,反正我是好人,那你肯定是坏人。
爱丽娜已经对这种宣传背后的逻辑心知肚明,所以她唯有一声长叹,片刻之后,又弱弱道:“我想,这不影响我们的友谊,是吗?”
康德笑了起来。
“当然不影响。”他说道,“你也是世界人民的一员。”
爱丽娜也笑了起来:“那,你这次来……”
康德的神色变得肃然起来。
“爱丽娜。”他搅动着手边的咖啡,“我来到英国,没有经过海关,算是非法途径进入的,出于某种原因,我现在并不能让你们的政府知道我在伦敦,接下来我要跟你讲的事情,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做到守秘。”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参与的话,现在就可以离开,但我依然要求你对此守秘,不要主动向任何人提及我的事情——我需要你的承诺。”
爱丽娜困惑地看了一眼康德,神色渐渐变得郑重。
“我有我的祖国,如果涉及到国家安全与利益……那我只能拒绝。”
康德闻言一笑,目光深沉:“那得看如何定义国家利益了。”
爱丽娜做出一个请讲的手势:“说给我听吧,我向你保证,即便我选择退出,也不会向任何人提起你跟我讲过的事情。”
“好。”康德说道,“我朋友的朋友……你就当是我的朋友吧,昨晚在伦敦被人绑架,她和她的留学生朋友住在……”
爱丽娜瞪大了眼睛:“昨晚的失踪案……那是你的朋友?”
康德点点头——昨晚阵仗不小,甚至就算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