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93章

和石油在国内尚未找到大量的来源。海南岛虽然开辟了一些橡胶园,但是产量实在是难以和马来等地相提并论。南洋的橡胶产地虽然众多,但都是英国人从南美引种而来,因此橡胶园以马来半岛为最,几乎占了南洋各地的八成。

本次大战中,橡胶制品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一项极大的产业。特别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南美橡胶林出现瘟病后,已经把采购地点都放到了南洋,甚至还在苏门答腊岛上购地开辟橡胶种植园。

我们之前也打听到了一个消息,英国人试图控制南洋的橡胶出口,以遏制美国的橡胶进口。对于我国来说,这无疑也是一大打击,因为南洋橡胶几乎有很大一部分是先运输到国内加工成初级品,然后再运去美国的。

而从我们得到的消息来看,英国人想要遏制的恐怕还不仅是美国在南洋的商业和影响力,对于中日在南洋的商业利益,也一样在打击之内。也就是说,今后在英属殖民地或委托代管地区,华人的商业或进口国内工业品的事业都会遭到打压。

国内因此向我们传来了一个要求,第一是建立起更加多样化的渠道,以便南洋各地和国内之间的贸易不被英法的殖民地政策所切断;第二便是分散经营,减少英国人容易控制的产业的投入,增加那些英国人难以控制的产业,或是不能控制的产业。

比如,现在在马来的橡胶种植园,600个面积超过100英亩的大型橡胶种植园都在英国人手中,我们和马来人只有100英亩以下的小型种植园。

我们知道,大型的种植园通过有效的投入和管理,最高产量能够达到1200磅一英亩。但是家庭小农场,一英亩橡胶树的产量,大约只有400磅。

而一旦英国人对橡胶种植园颁发一系列限制令,那么华人种植园就会损失惨重,而英国人的大型橡胶园反而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所以,国内建议我们应当趁着英国人还没下达禁止令之前,在英国人控制区之外建立新的橡胶种植园,比如婆罗洲、泰国、印度支那、菲律宾等地。

为此国内决定,南洋诸省五十年内不开展土地改革,支持私人购买或租借土地种植橡胶园。”

林受之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贤侄说的可是真的吗?南洋诸省真的不实施土改?”

坐在他对面的章四顾出声回道:“确实如此。这几年来因为土地改革的事情,南洋华侨都不肯在安不纳等地购置土地开发,国内迁移来的民众又没什么资本,倒是让南洋诸省陷入了困顿之中。有鉴于此,党内讨论了数次后认为,南洋诸省和国内环境不同,恐怕难以采取和国内一致的政策,因此决定采取特殊的政策。”

有了两人的保证,在座的华侨富商们都纷纷表示愿意考虑前往南洋诸省置业开发。于是黄仲英又接着说道:“大家今天也看到了,这种中央空调安装在商场内能够让人舒适的购物。那么假如我们在新加坡修建新的工厂,然后也安上了空调,工人们也就有了一个能够舒适工作的地方。

新加坡过去只能作为转运港口,而缺乏工业,一大原因就是缺乏能源和天气过于炎热。但是现在电力作为输出能源已经相当成熟,而空调的出现也能让工人们在工厂内安心工作,这样新加坡就具备了建立工业区的条件。

我想和各位说的是,为了防备英国人阻止国内工业品输入英国各殖民地和英国本土,国内希望我们在新加坡建立起一个加工区,国内提供半成品,然后在新加坡组装,然后再贴上海峡殖民地生产的标签输往英国本土和各海外殖民地。”

对于黄仲英提出的第二个要求,在座的华侨们显得更加积极了些。毕竟开辟种植园和在新加坡建立工厂,显然后者的难度更小,收回投资的速度也更快。

在这间四楼的办公室,十多名华侨富豪讨论了足足一个下午,待到快要天黑了才告辞离开。离开时每个人都是一脸喜意洋洋的神态,显然今天下午的讨论很是让他们满意。

当人走的差不多时,陈嘉庚才同黄仲英交谈道:“听说你很快就要调走?今后南洋的工作要交给四顾负责?”

黄仲英从一边的冰箱中拿出了一瓶汽水爽快的喝了小半瓶,这才打了个饱嗝说道:“讲了一个下午的话,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这些叔伯们对于赚钱的事,还真是够热情的。是啊,之后南洋商业商联盟的事就要四顾负责了,我要去负责组建中国石油中东分公司。”

陈嘉庚看着他好一会才说道:“石油?国内似乎对此非常的重视,不过现在石油的价格不是下跌的很快,光是在南洋勘探的这些油田已经足够满足国内需要了吧?”

黄仲英摇着头说道:“国内考

不想错过《火热的年代》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