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百八十九章 卡在喉咙里的鱼刺

再等到32年红一方面军北上,一些留在老苏区的队伍便与原红三军团混编并正式成立方面军。

之前杂糅了不少地方部队的红三军团,也趁此经历了一番大改造,然后彻底变成了一支精干之师,剩下的部队则依次编成了若干支军。

严格来说,现在红军的军团级单位其实和军级是处于同一个级别,都隶属于方面军指挥。

当然差别肯定是有的,起码在部队编制、人员训练、装备组成等地方,军团还是要远远领先一般的军,而且通常被作为野战部队使用,在一个较大范围内执行全局战略性任务。

不过,因为赣东北的特殊性,这里的红十军既承担了一部分卫戍任务,也兼具野战职能,所以地位又要略高于一般的守备军。

在近几次反围剿作战中,红三军团和红十军互相打了不少配合,甚至再往前看,29年到32年期间的数次大仗,刘懿和方之敏也曾有过几轮合作,所以对于这些自然是轻车熟路了。

正因如此,方、刘二人的关系向来不错,听到刘懿的承诺,方之敏直接半开玩笑地说道:“好啊,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你那支山地教导团能不能派过来跟我们交流交流?

早就听说这支部队的大名了,先进经验也让兄弟部队学习一下吧?”

“哈哈,你这顺杆子往上爬的本事,到底是从哪学来了,不行不行,教导团可是我们的宝贝,概不外借!”刘懿还没开口,他的搭档黄工略便连忙笑着拒绝了。

这也不是他俩抠门,这里提到的山地教导团可是堪称红三军团的种子部队,专门用来培训精通山地作战的优秀战士,这两年里向外输送了不少人才。

对于这支能下金蛋的母鸡,刘懿他们又怎么可能肯将其调到别人麾下。

不过本来方之敏也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笑骂对方抠门之后,便就此岔开话题,继续介绍起了赣东北目前的情况,大概总结的话,应该是“形势严峻,局面可控”吧。

两年前,在中央红军掀起湘鄂赣会战之际,红十军奉命深入浙西地区吸引敌人注意,后来成功攻克了瞿州城,一度吓得浙东多地人心惶惶。

虽然在敌人的回援下,红十军还是不得不撤了回来,但趁着这个机会,又向东拓展了好大一片根据地。

全盛时期,从鹰滩往瞿州,整个浙赣边界的交通重镇都掌握在了红军手中,实力得到了大幅扩充。

不过此地的先天劣势也是极为明显,腹背受敌加上远离后方,只适合安排一支偏军,而承担不起更重要的战略任务。

所以最近一两年里,红十军不得不放弃了东侧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转而向南北两面的山地发展,包括瞿州一带的兵力也早早撤出了。

这里又不得不承认江浙集团的财力着实雄厚,而且他们对于卧榻之敌的忌惮也要远胜于周遭。

在多方势力的关注之下,从钱塘到玉杉的轻便铁路,算得上果党极为难得的交通政绩了,同时还实实在在地给赣东北根据地构成了威胁。

虽然红十军不是没有派出队伍干扰铁路的修建,但果军安排在此的部队也不是吃素的,相较于三方面军旗下的兄弟部队,红十军的底子到底还是弱了些。

不过进取虽难,守成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经过这几年的辛勤建设,赣东北根据地已经在附近的山区发展了好几处后勤基地,依托山地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可是红军的拿手好戏。

这同时也是土共目前的固有套路之一,在以往的战争中堪称无往而不利。

与果军的步步为营,以城镇作为主要出发节点的战斗风格不同,红军既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心疼县城里的瓶瓶罐罐。

而敌人若是真敢跑到山里来攻击红军的后方,那可就真能见识到花儿为什么那样红了。

如此一来,反而是信江诸县的商户们最先遭了殃,用自己的惨痛经历,证实了什么叫做兵过如篦。

如铅山、戈阳、横峰等地,早在明清时期,就因为坐拥浙赣贸易而繁荣一时,现在虽然因为时代变迁而衰退不少,但仍然算得上赣省有名的商业重镇。

可是从江浙跑过来的大头兵可不会在乎这些,他们只想着怎么才能捞到好处,反正赣人遭的殃,和他们浙人又有什么关系。

结果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后,原本对土共噤若寒蝉的小商小户最先坐不住了,竟然主动干起了跟红军通风报信的活计,为的就是早点把来犯的遭殃军赶出去,好尽量减少点损失,不得不说也着实是件奇葩事。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