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在发起攻击后,突击组的战术有哪些要点!”
“报告!”一连长以匍匐前进的姿态卧在队伍的最前方,整个过程中眼睛死死地盯住不远处的“地堡”。
“有四大要点,第一,动作要猛,在发起攻击后,战术动作应迅速、勇猛、坚决,乘我火力压倒敌人之际,如猛虎扑食一样猛扑地堡,这样可以减少伤亡。
第二,掩护要活,如果我方火力不能完全封锁敌人时,突击组可先投1到2个手榴弹,乘爆炸烟幕冲上去,或着用自己的冲锋枪掩护,一面射击一面前进。
第三,线路要短,如果突击组攻击的线路较长,不可能一口气猛扑到地堡前时,要做好交替掩护,分段跃进。
第四,工事要稳,如果被敌军火力压制,不能跃进,或因敌情变化需要停留,突击组应在停留位置构筑工事,避免不应有的伤亡。”
“很好!”或许是为了模拟战场上的紧迫气氛,指挥员没有给同志们预留思考的时间,而是紧接着说道:
“三连长(到!)现在突击组进入距地堡约10米的位置,火力组应该怎么做?”
“报告!”三连长看起来要年轻一些,而且神色也有点紧张,不过回答依然相当果断:
“这时轻机枪要向地堡两侧连续扫射,我投弹手听到机枪声变化后,应迅速跃进,猛扑地堡进行投弹,这样……这样就可以避免突击组被我方掩护火力误伤!”
“好!”指挥员同样表示了肯定,虽然三连长刚才略微有点磕绊,但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算是没有给他们营丢脸。
随即指挥员小步快跑到场地的另一边,然后高喊道:“全体集合!”
所有人的动作都相当麻利干脆,短短十来秒的功夫便恢复了之前的两排队列,然后便听指挥员继续说道:
“同志们,如果敌军地堡是单个的、孤立的地堡,当地形许可时,我们可以在正面用火力钳制,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再由突击组绕至地堡背后门口处,向地堡内投掷手榴弹,逼敌缴枪,这是事半功倍的打法。
那么,一排长(到!),如果地形不许可绕至地堡背后,我们怎么办呢?”
“报告!”一排长站在第二排,所以只是高喊道:“突击组应该绕至侧翼射击,利用死角猛扑地堡,先投弹后逼敌缴枪。”
“好!”这回指挥员让排长回答问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到了真实战场上,这些连排级干部都可能遇到提问中的情况。
“最后,如果遇到的是地堡群,突击组要事先侦察好地形,选择突破点。
首先打最突出最暴露的地堡,力求首先攻占,然后以该地堡为依托,再逐步解决其他地堡。
一般来说,第一个地堡如能顺利解决,就能打破敌军地堡防御体系,动摇其余地堡守敌的战斗意志。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一连长(到!)你来回答,什么是例外情况?”
“报告!”一连长这轮被问了两次,不过可以看出他在之前做了不少功课,所以准备得相当充分:
“例外情况是有些地堡群之间,可能有交通壕相互贯通。
这时候,火力组应该用火力掩护两侧地堡枪眼,投弹组迅速跃进地堡群之间的交通壕,利用交通壕侧面的土埂运动。
然后就要快速寻找各地堡的射击死角,想打哪个地堡,就沿着壕埂打,逐渐解决各地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