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零五章 纸币、岗村与东北抗联

至于将铸好的银锭从横滨运至伦敦白银交易所出售的生意,就与关东军无关了,那是本部大佬们的领域。

如此公私两便,只有夏国吃亏的生意,岗村宁次巴不得继续干到天荒地老才是。

和他抱有同样想法日本军人,在关东军中当然占据了大多数,前不久夏国的海关缉私人员在山海关角楼附近追索走私白银的浪人时,那个走私犯为了逃避罪责跳城跌伤,关东军就曾专门提出过抗议。

早年曾经担任过驻欧外交武官的岗村宁次肯定知道,这种抗议在法理上其实站不住脚,但真理向来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夏国缉私人员能不能在长城一带执行巡缉,不是由他们说了算,而是由帝国说了算。

莫说那浪人本就是日本皇民,即便只是满洲国人,只要是为了皇军办事,皇军也必须为其撑腰到底才行。

所以在上头的示意之下,关东军很快就采取了报复行动,不仅出动部队将渤海湾沿岸的几处夏方缉私机构缴械,甚至还将其大部分海上缉私船只击沉。

对于这些细节层面的操作,岗村就不太关心了,他只要知道整个吸血计划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好。

通过白银外流减少夏国货币流通,导致其国内通化紧缩,工商业资金周转困难,最后重创其经济,本就是日本顺势而为的选择。

当然,更深远的目标则是迫使金陵政府放弃银币,建立以日元作为储备金的纸币体系。

这样以来,整个夏国的经济精华都掌握到了帝国手中,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也是岗村这种“联常反赤”派梦寐以求的结果。

想到反赤,岗村的注意力很快就从那份电文中移开了,相比于已经胜券在握的白银走私计划,夏国赤党的手段更让岗村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摆在桌上的两张纸钞,纸质挺括坚韧,印刷清晰明细,甚至还专门采用了时下相当先进的多色套印加水印技术,当岗村第一次拿到手中时,根本就不敢相信这居然会是一群叛军组织发行的货币。

所谓多色套印,其实就是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文字或图象。

长期以来,钞票印制中平版印刷大都采用湿胶印工艺,缺乏防伪能力,一直发展到十九世纪末,俄国印钞专家奥洛夫发明了一种具有集色辊筒的一版多色印钞机,然后一直延续到这时。

岗村肯定不是纸币专家,但是在关东军任职期间,他也曾简单了解过此类知识,不过那时是为了研究仿制果府纸币以打击夏国经济,却没曾想现在会冒出更加难以对付的敌手。

——在果府彻底废除银币之前,市面上其实也流通了大量纸币,既有各大银行发行的流通券,也有省级政府发行的小额票据,质量自然是参差不齐。

而根据岗村的初步观察,赤党印刷的这两张纸币,就其水准而言绝对属于夏国纸币中水平最好的那批,印刷质量已经和各大银行专门去英美等国订制的钞票相差无几了。

当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岗村宁次都把自己给愣住了,因为他根本就想不透,那些盘踞在乡下和山林里的赤党,到底凭什么印出这么好的纸币?

纸张油墨、版式设计、制版雕刻、防伪技术、印制工艺和印制机械,这一整套流程岗村光是听技术人员说起就觉得非常复杂了,而赤党的工业水平难道真的能够把这些工艺全部搞定么?

油墨和印刷机就不谈了,光是能够表现出水印的纸张就是个极大的技术难题。

根据那名日本技术专家的描述:“纸币的水印是‘夹’在纸中而不是印在纸的表面,只有在迎光透视时才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纹理的图像。

所以必须在纸张的生产过程中就采用特殊手段改变纸浆的纤维密度,这样才有几率制成。”

“这种纸张,夏国国内绝对造不出来,那么到底是谁把这么多的印钞纸运到赤党的地盘上了?难道是赤露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之前在酒楼里,岗村宁次只是初步接触了这玩意,所以还没有发现其中的不对劲,但现在越是琢磨,他就越是把自己陷入了魔怔里头。

甚至隐隐间还有种细思恐极的味道,仿佛在他的身后,正潜伏着一头未知的恶魔,正磨牙吮血地盯着他们。

先不谈岗村宁次这个刽子手是如何纠结的,若是让负责印刷钞票的程刚知道了此事,他肯定高兴还不来及呢。

虽然现在全面侵华战争并未爆发,而且将来也不可能与如历史上那般发展了,但岗村宁次这只老鬼子的名号,依旧让程刚记忆犹新。

除了后世史料留下的印象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