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守晋阳(新增示意图)

退一路逃至汾阳之后,联军一方更是信心倍增,甚至开始筹划反攻围剿事宜起来,为此各方之间还没少为了争夺利益而争吵。

但错觉终究只是错觉,哪怕兵力不到敌军的一半,这时的红军依旧满怀着胜利的决心,撤退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进攻而已。

这次投入晋省战场的红军被编组成北上抗日纵队,如今正分为左、中、右三路,由中央红军、陕北红军、鄂豫陕红军三方面组成,王凯总司令亲自指挥。

与对手不同,红军一方兵力虽少,可指挥起来却如臂驱使,所有部队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那就是战胜敌人。

实际作战中,左路以陕北的红二十六军为主,中央红军在抵达晋南南郊之后,便分出两个师转向西面与之汇合,从10月上旬开始的半个多月里,孙楚的第四纵队都不知道自家已经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局势。

至于右路则是鄂豫陕根据地派出的两个师,其实这也算是中央红军的一个分支,因为鄂豫陕所处的安康、商雒本身就能算作中央苏区的一部分,虽然成立不过两年,但依靠与汉中的联络,战斗力丝毫不逊色其他兄弟部队。

同理,在右路军取得长治盆地之后,王老总也派出了三个师近两万人往东南方向移动,最终于10月底与其成功会师。

换而言之,就在阎西山大为惊恐,迅速调集手中机动部队甚至总预备队构建晋阳防线时,他所畏惧的敌人其实早就在虚张声势,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已。

菜做好了才能上桌,从11月2号开始,短短一周之内,红军先在左路发动了极其猛烈的攻势,连续击败晋军第四纵队各部,依次于吕梁东北、东南地区歼灭其第71师、第72师,俘虏敌72师长陈长捷,随后,晋军其余部队均闻风丧胆一退千里。

这算是红军今年头一回和晋军主力进行大规模交战,从此战中也能看出阎老西的这点部队,战斗力还是相对较弱的。

正经的晋军嫡系,数万人马,居然被1万多不到两万的红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生生把晋阳西侧漏成了一个大窟窿。

听闻战败的消息之后,阎西山不得不重新抽调了手下的第六十九师杨澄源部进入西面山区驻防。

好在此时大批的增援部队已经抵达晋阳,他手中的兵力倒是不缺,只是在指挥上联军已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不同派系各执一词自行其是,所谓的联军实际就是个临时拼凑的散装集团罢了。

从地图上看,阎西山好不容易把傅、宋、韩三方拉拢过来,而陈诚的果军则以正太线为依托,在榆次一带构建工事,再加上西南以汾阳为中心分布的红军,三方势力恰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从某个角度来说,三角形恰恰就是最稳定的形状,在共军显露颓势的情况下,反倒是阎西山与果党之间爆发了不小的冲突。

陈诚奉常凯申之命,自然打的一手好算盘,他都已经带兵进入晋中了,那么肯定没有就此离开的打算。

而阎西山又一直将晋省视为自家禁脔,之前为了保命或许还能容忍果军的嚣张气焰,眼下有了胜利的希望后,心里头的算盘也跟着哗啦哗啦地打了起来。

可惜红军没有给他们太多争吵的机会,11月10日,就在左路军吕梁战役刚刚完成扫尾后不久,右路军一支先锋纵队共1万8千人北上阳泉,切断了果军后路。

听闻后路被断的陈诚自然是怒不可遏,要知道他此时和阎西山的关系可是僵到了极点,他驻扎在榆次一带的三个师没法从隔壁的晋阳获得一粒粮食一颗子弹,所有的补给都依赖后方筹集,再通过正太线运过来。

这种舍近求远的情况也就他们这群军阀能够做得出来了,在与红军作战期间还敢如此放纵,实在是浪过头了。

11月15日,起兵回援的果军与红军在正太铁路沿线爆发了两场极其激烈的战斗。

要说陈诚的土木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红军不到两万人与其4万多人马在此展开厮杀,双方均有较大伤亡,因为先期抵达的红军先锋队携带的弹药补给不足,这几次战役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但能够在劳师远征的情况下达到这个结果也已经足够了,随着长治一带后续部队的赶来,红军牢牢地卡住了敌人东窜的路线。

哪怕另一头果党放在冀省的后备部队也闻讯赶来,但一直到11月底,果军两头始终未能汇合,反倒是陈诚的后勤补给已然开始枯竭起来。

不得已,常凯申亲自给日本人发电,要求对方想办法为果军提供物资,最后压到阎西山这边,老西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拿出了一批粮草和弹药。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