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方空域为主要活动范围,目标在于歼灭敌人的空中力量,至于对地支援任务还得排在后头。
这次应对日军飞机便是如此,如果让对方进入晋阳,那么红军轰炸机必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威胁,更不用说果军那边也有调动飞机的迹象,届时全部挤到晋省,那才真是乱成一团了。
所以程刚才会带领战斗机群先行拦截,此外因为技术上的限制,这时世界各国的空军都只是战术空军,几乎所有飞机都是短腿货,远距离作战必须依赖中继机场,这也就决定了日本人不可能派出多少飞机,而且必然只有陆军机型。
海军那群家伙,让他们的航母在沿海地区逞凶或许还行,若是进入内陆,除非由他们自己人接管机场,否则根本不可能答应出兵,其实关东军那里对于要不要出动飞机也颇为犹豫,可情况紧急,最后还是咬牙做出了决定。
没办法,军阀联军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而事发地深处内陆,日本的地面力量和海上力量都不可能参与到战斗中来,唯有空中部队还有希望,尤其在土共大大咧咧地出动了一批轰炸机之后,这无疑进一步触动了鬼子敏感的神经。
倘若不出兵,坐等支那赤党占领晋省,必将对帝国的华北战略造成巨大威胁,现在不过是派出几十架飞机,确保晋阳天空的安全,算是个惠而不费的选择。
至于驱逐乃至击落那些嚣张的轰炸机之后,晋省战事会如何发展,大本营的参谋们倒没有多想。
毕竟十几万的大军守住一条防线,又有帝国不遗余力的支援,怎么也不可能存在溃败的道理,届时必然将战争拖成消耗战。
甚要战局能够一直僵持下去,帝国便可以择机将后勤包袱丢给果党,或者趁此多要挟点好处,同时让夏国人自己在持续的内斗中慢慢失血,最后再出兵一锤定音,这无疑是理想的结果。
作为实际执行作战任务的飞行员,伊藤三郎自然不知道上头那些老爷们的想法,他只是按照最新的命令,驾驶着自己心爱的飞机来到了夏国华北。
这是一片富饶又落后的土地,所有人都愚昧到了可笑的地步,伊藤在满洲就见过不少夏国人,在他眼里,华北这几个机场的夏国人和前者并无一二,都不过是一群劣等民族而已。
1月3日清晨,伊藤三郎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从张垣出发,机场的关东军士兵向正在爬升的机群挥舞着双手,而伊藤也摇动飞机的翅膀向他们表示致意,他知道,等到了下一个目的地大同之后,那里还将有自己的同胞迎接。
这是阎西山为了保住晋阳防线“不得不”做出的妥协,红军第一次投放的传单中其实给了他一条出路,晋军离开晋阳之后,可以继续北上控制大同以西的地界。
但这个条件不仅阎西山没法答应,就连刚刚赶来的傅作毅听了也直摇头,大同再西边就是绥远了,本来那地方就穷得很,逼得他到处种鸦片养活军队,要是老上级阎西山再带着晋军过来,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于是乎吵来吵去,眼看着外围碉堡在共军的轰炸下一点点粉碎,连带自家士兵的士气也一天比一天低落,阎西山实在没得办法,只得向外头发报了。
果党和日本几乎同时响应了阎西山的求救,他们都没想到共军居然有实力发起一场规模盛大的轰炸行动,这时再调动地面力量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都不约而同地出动了飞机。
日本人的动作要快点,作为出兵的代价,阎西山和宋哲原不得不让出了沿线机场的控制权,由华北驻屯军和关东军派出部队接手,若非如此,日本人怎么可能放心将自家飞机派出来。
果党那边同样不吃亏,他们先在正定集结,然后再转移到晋阳,按照日方的承诺,未来若是赶走了共军,南同蒲将由果党接手,若是没有,那么也能拿到晋阳到忻县之间铁路。
这种分赃当然没有和阎西山事先商量,所以最后到底能不能落实也不知道,反正就目前来看,拿到华北数座机场驻兵权的日本人肯定是不会亏的。
从张垣出发之后,望着下面绵绵不绝的山脉,伊藤三郎的眼神中透露着强烈的贪婪光芒,这么广阔的大地,留给那些劣等民族实在是太可惜了,就应该交给帝国掌控才是。
想到这里,伊藤对于此战的信念无疑更加坚定了几分,原本他还有点不太情愿,毕竟是离开后方作战,心里难免会有些打鼓。
但结合机场上出现的同胞身影,伊藤三郎的心里再也没有担忧,只剩下满满的野心。
只可惜这份野心并未持续多久,倒不是因为他立马改邪归正了,而是一个人如果连命都没有的话,那么又怎么可能会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