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四十章 青马骑兵的末路

“马家军从不干好事,若是可以的话,尽量全部缴械,要少改编,越少越好!”

8月20日,坐镇金城的汪洱卓,大清早就收到了一封由程刚从千里之外发来的电报。

看着上面的内容,王司令还真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必须得承认,这确实很有程刚同志的风格。

汪洱卓当然清楚程刚并非在给他下达什么指示,双方又不是直接的领导关系,自然由不得程刚对他发号指令了。

作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汪洱卓虽然因为长期伴随中央行动,相比于其他几位方面军司令,在指挥上的自由权不算太高,但毕竟这回可是他首次外派执行战略任务,中央那边多少也要给点面子。

就只有程刚才敢不顾及这些细枝末节,直言不讳地跟汪洱卓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后者还真的得认真考虑考虑。

“这程刚也正是的,跟我说这些干嘛,要说也得跟鹏石穿说嘛,我一个帮忙守后门的,能做得什么数!”

指挥部内,汪洱卓忍不住笑着跟身边的同志吐槽了一句,这时在旁的师长刘之制跟着笑道: 2

“司令,你怎么知道程主任就没有跟鹏老总说哩?我看呐,他八成是往两边都发了消息!”

此言一句,立刻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别说,凭借他们对程刚的了解,讲不定对方还真会这么做。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在大家看来不过是程刚的一次小小任性而已,无伤大雅,马家军顶多算是个麻烦,尽量缴械就尽量缴械吧。 1

刘之制和汪洱卓一样,都是黄埔出身,三期毕业的他是后者的学弟,说来也巧,两人从参加革命起就几乎没有分开过。 1

从洪城起义到槿甘山,再从赣南和陕南,像他们这种一起共事的案例已经不多了,过去几年里红军各个部队之间不断进行人员轮换,估计等此战结束,又会有一批老人离开,新人报道。

因为和程刚实在太熟了,从28年他们跟着王老总上了槿甘山到现在,已经有整整七年的时间,所以汪洱卓等人对于程刚也非常熟悉,甚至在私底下,还保留着程主任这个旧称。

与备受大家崇敬的李润石不同,程刚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老大哥或者及时雨般的人物。 1

反正大家如果遇到了什么现实上的困难,想办法找下程部长,对方总能帮上点忙,久而久之,关系自然就近了。

当然了,这种帮忙肯定不是个人私事,比如在装备补给上,谁都想给自己的部队多要点,所以不管程刚在哪,几乎都会有干部找他“哭穷”,最关键的是,只要“哭”了,就总能搞到些“好处”。

不过程刚也不是只会充当个散财的冤大头,他提供的帮助大多是有条件的,以至于还搞出了明码标价。

各单位干部的考核、考试成绩,战士们的文化教育水平等等,达到了哪个标准,就能从他手里拿到多少份额,而且换来的额度也只能用于指定的建设任务。

这便是红军特有的风气了,若是换了其他军队,像程刚这般的人物,要么自己当了老大,要么就得被老大搞死,哪有现在这么“轻松”,只管做好手头的工作,其他都不用操心。

至于程刚想要额外操心其他事务,大家也不会刻意拦着,比如这次给往汪洱卓发来的电报,从原则上来说是有点逾矩了,但谁也不会因此而恼火,顶多笑笑程刚“不讲纪律”。

话说回来,哪怕不用程刚提醒,汪洱卓这边也知道,顽固的马家军是不好改造的,不能像其他军阀部队那样,样改编和教育之后便可以很快补充入队。

从过往经验来看,那些由俘虏和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队伍,即便暂时发挥不了战斗力,也能承担一些次要任务。

可是在面对马家军时,中央从一开始就表现得非常谨慎,如果大量改编马家军官兵,很可能会酿成难以收拾的后果。

所以这大半个月的作战中,红军至少俘虏了一千多人,但和过去那样教育后就释放不同,这回都把俘虏关押了起来,哪怕多耗费点粮食,也不能随便放人出去,更不能轻易让其混进队伍中。 2

这时候红军进驻甘省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三个师约两万人,而且还仅仅只是刚刚开始。

汪洱卓负责的红一方面军下辖了红一军团这个野战军,以及其他几个军级单位,因为红军刚刚扩军的缘故,从理论上来说,他可以调动将近十万的部队。

当然红军肯定不会直接把这十万人全部投入甘省战场,否则光是一个后勤线就足以压垮根据地了,但若是需要的话,再调个两三万人还是没问题的。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