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续的部队战斗力肯定得打点折扣,目前投入的三个师已经动用了红一军团的大半主力,剩下的野战部队又需要防备紧急情况,不可能调动。
不过,如果接下来能够一鼓作气挫败马家军的骑兵部队,那么用二线部队来镇压马家军残匪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现在红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祁连山脉东南端的天祝县,这里到金城的距离,其实和金城到青塘差不多,红军岔开方向往西北行军,而非一路直奔西面的青塘,已经算是给马步方面子了。
可青马却一点也不识抬举,在确认共军无意青塘之后,他们反倒表现得更加嚣张,一周前居然还出动近万人包围了天祝和金城之间的永登。
永登用28年起就由甘省政府直辖,算是金城在黄河西岸不多的地盘,近年来一直处于青马与中原势力的交锋之中。
这次红军进驻永登之后,发挥了从后勤大队长常凯申那里学来的“优良传统”,很短的时间内就在此地设立了极其夸张的防备工事。
说实话,即便是打阵地战,现在的红军面对遭殃军也压根不虚,无非就是训练和后勤罢了,又有什么难的,反倒运动战才是最考验一支军队能力的作战模式。
比如这次红军在永登布设的阵地上,就有密如蛛网的铁丝网和鹿砦,多处埋有连环雷,即以一枚大当量炸弹连接着数枚地雷,只要踏响任何一个地雷,便会引爆其他地雷及炸弹,30 米以内的人即遭到杀伤。 2
相应的地堡及野战工事更是星罗棋布,火力点相互交叉,不易发现,利用地形挖削一二丈高的人工峭壁,从前沿至纵深挖有深宽各约六米的外壕三道。
甚至在壕沟内还埋了半米高的木尖桩,高地东西两侧又是悬崖绝壁,难以攀登,地势险要,端得一个易守难攻。
这些都是战士们在不到半个月里日夜不休所完成的,虽然因为时间紧迫,很多地方还不完备,但用来挡住连枪支都没有配齐的马家军步兵,简直就是欺负人了。
战场的中心主要是一个方圆几百米的镇子,红军一个团两千多人的部队驻守在此,就是为了牢牢卡住从金城出发的后勤第一站。
为了鼓舞士气,马家军开战之后就动用了不少迫击炮轰击红军阵地,但班门弄斧向来没有什么好下场,红军设在镇内的炮兵连很快还以颜色。
弹落之处,鲜血纷飞,光是这一轮炮火覆盖,就给包围永登的青马部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其后红军在外机动的两个团,又迅速对他们形成了反包围。
见此,担任前线指挥的马全义一方面急电青塘,请马步方的骑兵部队尽快赶来支援,另一方面连忙组织部队四处突击,试图改变被包围的态势。 1
在此战中,青马充分发挥了骑兵快速机动的优点,往往能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投入最大的机动力量。 1
尽管没有取得太多战果,但骑兵猛烈突击,一再干扰着红军的调动,被包围的红军只能暂时维持守势,而外围的红军也不得不在多个地段与突击的青马骑兵交战,所幸都没有吃太大的亏。
为了挫败敌人对永登的围攻,汪洱卓最后还是果断下达了决定,迅速在外围对包围镇子的马家军实施攻势。
一时间,榴弹炮、野炮、山炮、迫击炮齐齐开火,那些炮弹就像长着眼睛一般,呼啸着,轰轰隆隆地漫山遍野开花,炸得敌人鬼哭狼嚎,四处乱窜。
与此同时,敌人的督战队和执法队也用机关枪和马刀,硬逼着混乱不堪的士兵往上冲。
在红军内外两侧的密集炮击,以及猛烈的机枪扫射之下,那些马家军士兵滚爬在浓烟火海之中,惨叫声一片,最后的一场拼杀结束,整个阵地上躺满了敌人的死尸。
作为红军在渡过黄河后的首次大战,这场胜利无疑是相当辉煌的,共计歼灭青马七千余人,其中骑兵一千一百人,只是缴获的武器太过寒掺,基本派不上用场。
不过必须得承认,青马在此战中也给红军带来了不少麻烦,这些教训同样是极其深刻的。
在机动性方面,两条腿的步兵到底搞不过四条腿的骑兵,若不是红军手里还有一支卡车队,估计就连前线的补给都很难保证。
自从进入甘省作战之后,部队就广泛开展了诉苦运动,邀请曾经被马家军欺凌的士兵前来讲述对方的残忍行径,他们大多是西北军出身,有的还参加过两年前的四马拒孙之战。
当然更多的是本地被动员过来的老百姓,纷纷出面揭露了马家军奸淫抢掠老乡的罪行。
这些令人发指的丑恶很快就点燃了红军战士们心头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