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四十章 青马骑兵的末路

为死难的百姓报仇!” 自从离开金城之后,部队中的讨伐声便此起彼伏。

正是心怀着这种正义感,所有战士都坚定地战斗到了最后时刻,绝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金城附近的不少群众也积极投入到了支前工作中来,帮忙背送物资的人们排成了长队,昼夜不停地运送。

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从兰州出发到玉门油田,长达一千多里的漫长路程,红军不可能一直在沿线布置重兵,而河西走廊的群众基础也要远远落后于陇东。

马步方打的便是这个注意,见到共军不好对付之后,他果断放弃了继续在金城附近强攻的打算,而是亲自调动骑兵往河西深入,摆明了要来一场守株待兔。

这也是现在汪洱卓所面临的麻烦,红军不可避免的要选择孤军深入,若是继续使用类似于步步为营的战术,哪怕再有钱也经不起如此开销。

“那就让装甲车和刺刀跟敌人说话吧!” 1

三天后,日夜兼程赶到金城的鹏石穿这么说道,随他而来的还有刚刚组建不久的红三十八军。

作为堂堂的红三方面军司令员,鹏石穿居然兼任了红三十八军的军长一职,自然不是上头刻意打压的结果,而是这支部队的规格之高绝对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作为唯一一支和五大方面军一样,直属中央管理的部队,红三十八军虽然刚刚成立不到半年,却集结了此时土共最为雄厚的机动力量。

在这个军级单位中,虽然因为装备暂时还未补齐,现在只配备了一个战车团以及三个装甲营,但这已经占据了红军装甲车辆总数的八成。 3

战车团就不用说了,其实此战中都用不上这种牛刀,至于配套的装甲营则是每个营五百人,装备装甲汽车50辆,卡车30辆,即便单独拎出来一个,也足够青马的骑兵吃一顿好的了。 1

按照后续计划,随着土共生产能力的提升,加上从苏联购买的车辆陆续抵达,战车团将进一步升级为坦克旅,装备至少50辆中型或轻型坦克,规模略胜过日军二战时期的战车连队。 2

而由此组建的红三十八军,也将正式建成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支装甲军,实力完全可以碾压日军同等级别的战车集群或战车师团。

所以为了争夺这个军长的位置,过去这段时间里大家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后还是让拉下脸皮的鹏石穿给抢了先。 2

不过鹏老总可不只是资历上的优势,在由中央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考核中,他也取得排名前列的成绩,由此可见老总是“早有预谋”了。

红三十八军出发之前,中央就对此行十分重视,部队所需的经费、油料、器材都被早早解决,同时还为其配备了一个强大的后勤团队。

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支装甲部队,主要也是大家都相信,只有装甲车和坦克才是骑兵真正意义上的克星,无论机动性还是火力都远比骑兵强得多。 2

出发之前,王老总亲自来到红三十八军的送行会,给全体指战员带来了中央的问候,并祝愿这支年轻的队伍旗开得胜,在河西走廊得到更多的锻炼。

鹏石穿自然知道,这便是中央对他们的期望,为此甚至不惜派出红一军团这个主力野战军来打下手,以营造一个绝对适合练兵的战场。

现在红军在机械化指挥方面的经验还非常匮乏,或者说全世界都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案例。

包括苏联那边也不过早了十来年而已,又没有经过战争考验,实际学习的价值不高,甚至还不如程刚从另外两个时空带来的教材。 2

后者虽然也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好歹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二战的经验,红军照猫画虎之下,走的弯路反倒可能比直接跟苏联学要少点。

所以土共在建立装甲部队之后,并没有当即邀请苏联派出教官前来指导,而是打算先在实战中锻炼一把,到时跟苏联人争论起来,也能多出几分底气。

于是乎,永登一战后,红军先头部队正式跃进河西走廊,而马家军的大部骑兵也尾随其后伺机而动,正是这个时间点,红三十八军终于亮相了。

在鹏石穿的指挥下,这支被专门派来参战的装甲部队,以营连为单位奔赴祁连山北侧道路沿线,与配套的步兵、骑兵一同对马家军进行围追堵截。

在接下来20多天的追击中,红三十八军轻而易举地就撵上了青马的骑兵,并用机枪和坦克炮招呼敌人。 1

马家军自然也不甘示弱,骑着战马放枪,打得装甲车和坦克当当直响,然而敌人的手榴弹、步枪对后者的钢铁外壳并不起作用,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