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具显威

对于红军而言,解决日军投入到北平周边的一万多军队,有点难度,但又不算太大。

此时需要面对的困难,无非是后勤线稍微长了那么一点,投入的兵力也因为距离的增加而被稀释了不少。

但如果仅仅以北平为目标的话,这些问题的影响倒也没有太过明显,克服克服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毕竟中央为了华北战事,可是连西北和西南的进程都不得不延后了,甚至根据地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因为让步于军工而耽搁了下来。

更不用说由关中到张垣的这整条铁路,最近一个多月里几乎全部都用于军事后勤运输,那都是无形的损失。

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准备之充分自然要胜过匆匆发动的日军,只是那代价同样也转化为了,压在华北方面军身上的担子。

这支新成立的方面军,主要就是以先前的红五方面军为基础,再加上从各根据地抽调而来的部队整合而成,由此可见,中央算是下了重本的。

组建新方面的唯一目的就是面向华北日军,其身后便是整个中央根据地,担子自然轻不到哪去,所以在战略上基本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晋察战役让穆虎三的指挥天赋尽情地展现了出来,以至于使他很快在几大外派将才中脱颖而出,顺利过渡华北方面军司令。

作为红军当中不多见的,能与日军打得有声有色、丝毫不显弱势的指挥员,穆虎三再次被委以重任,他的心里自然清楚中央需要的是什么结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华北方面军在组建之初便集结了全军的大半精华力量,实际上就是有拿日军练手的意思。

趁着敌人还没完全适应红军的作战风格,在较低强度的作战中锻炼部队能力,同时让全军上下对日军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狂妄自大,要找准其中的尺度,就需要指挥员选择合适的时机让队伍得到充分的锻炼——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心理上。

而等队伍带出来之后,再把集结而来的干部分散到各个方面军中,以此快速提升全军的对日作战能力。

甚至按照中央前不久的那个更加夸张的计划,若是日军不愿扩大战争,而是以华北为战场和红军消磨的话,那么还可以把各支能带过来的部队,都拉上去试试,让大家都见识见识小鬼子的水平。

当然了,如果日本人打算在这时扩大战争,那么红军也愿意奉陪到底。

届时华北方面军或许会首当其冲,遭受最大的打击,但方面军的全军上下对此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跑过来抗日,可不是为了刷资历的。

晋察战役的伤亡率已经统计出来,也在部队内部进行了公布,不算早期规模较小时的战役,那次对日首战可以说创下了红军伤亡的最高纪录。

为了此战,红军前期准备了将近12万的兵力,实际参与作战的部队大约在5-6万之间。

而日军则是4万日军+4万伪军的配置,具体到战场上,不计伪军的话,主要参与前线作战的应该是日军第6师团,然后再加上骑兵第4旅团和独立混成第1旅团,也就是三万不到的样子。

日军那边的伤亡数字暂且不提,红军这里总计牺牲五千余人、负伤六千余人、失踪两百余人,加在一起就是上万的伤亡,换做几年前都足够伤筋动骨了,放在这时也照样让人痛心。

这还是因为有半个本土作战的优势,除非是绝对必要的任务,部队伤亡较大时往往会优先撤回来并由后备队替换。

加上土共在后勤医疗方面也下了血本,所以勉强把重伤死亡率降了下来,否则结果只会更加难看。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高的伤亡率,战后总结起来,主要还是指战员们对于日军的火力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许多战士都是死于敌人的炮火覆盖以及机枪扫射之中。

最近几年来,土共的根据地越来越稳固,军工产业的发展也比较顺利,所以红军的装备自然是越来越好,到了近两年更可谓是打遍全国无敌手。

尤其是34年底的晋省战役,红军在攻打晋阳时狠狠地发挥了一波火力优势,这些辉煌的战果,自然不可避免得带来了或大或小的轻敌情绪。

正如日军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般,红军同样需要通过战争来自我调整,好在后者的组织性要远胜于前者,这才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全军上下就统一好了思想。

哪像日本人,吃了教训之后,还老是藏着掖着不肯公布出来,生怕不小心露着了怯。

最搞笑的是,明明第六师团的损失是最大的,日

不想错过《时空过客4251》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