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了城内派和城外派两个完全相反的首都建设方案。
城内派顾名思义,就是在北京城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旧城改造,拆除城墙、拓宽道路,以蛛网形式继续向外摊大饼扩大北京市区和工业用地的范围。
城外派则希望保留古城墙,在北京郊区建设一座全新的双子城,这样一张白纸重新作画,既可以保留古都独特的景观,也不需要因为旧城改造的缘故进
行大规模拆迁,效果当然远超于城内方案——唯一的问题,那就是城外方案要从零开始建设新城,需要的人力物力也远超城内方案。
双方的争论相持不下,甚至发展到了所有中央部委职员、北京市民和小商贩都参与其中竞相激烈争论的地步。
最后还是林淮唐亲自拍板,决定暂且将两个方案一起搁置下来,先不要做太多的讨论,对于城墙问题,则是敲定了皇城城墙一定要拆除,但北京城的老城墙先不要动这样一个折中方案。
不过林淮唐的态度,也在北京市面上引起了种种猜测。流传最广的一个传闻,那就是说中央革命政府的高干大员们多是南方人,林主席也不适应北京的气候跟生活环境,所以这才迟迟不出台落实首都建设方案,原因很简单嘛,因为中央还想着把首都迁去南京呢!
除了南京以外,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点,也有不少人揣测着中央说不定将迁往大武汉去呢。
甚至于徐州、广州和上海,也都有定都传闻。
确实,中央革命政府成立以后,虽然完成了全国国大的正式补选,但由于国家戎马倥惚、战事不断的缘故,全国国大这一中国目前法定的最高权力机关,不仅还没有正式确定国家首都在哪里,而且就连国号、国旗、国徽和国歌的方案,也没有正式确定下来。
眼看着战争都结束了这么长时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欧洲列强深陷战争泥潭之中,日本人又刚刚被打痛,美国对中国目前的态度也比较友好,和平安定的日子不就在眼前吗?
这种时候还不尽快将这些国家大事确定下来,那就别怪老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种种传闻来嘛。
李大钊也和刘师复谈了谈北京市面上流传的各种谣言,有的越说越离谱,让刘师复都忍不住大摇其头:
“怎么还有人说今后只有官老爷们才配在北京城里住,老百姓都只能去城外找个地方猫着,然后每天来给官老爷们上工?真是越来越离谱了,还有什么拆皇城害民的说法,真是胡说八道啊。你说北京老城墙拆了影响可能很大,这皇城根在从前是你寻常老百姓能往来穿梭的地方吗?更何况皇城根年久失修, 破烂不堪,我看拆了也就拆了。”
但刘师复想了想,还是又说道:“首都问题关系甚大,比较复杂,书记局开过几次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守常啊,你是知道的,书记长他的意思就是咱们现在百废待兴,要先把人力物力集中到出口创汇方面,要把握住现在有利的国际外贸环境。所以啊,其他要用到钱的方面,书记长的意思便是能省则省,省不了的也先拖个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