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华夏魅力

样有餐馆老板愿意把女儿嫁给优秀的华夏厨师。

  但即使这样,因为中餐太过复杂,日本人仍然学不好,做不好。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的舌头总是受不了中餐的诱惑,在日本的中餐馆总是人满为患的原因。

  这是浸透在血脉和骨子里的崇拜,所以说中餐是日餐的祖宗一点不夸张。

  另外,这些饮食虽然普通,你也得看谁做的不是?

  坛宫的厨师原本就没有庸手啊。

  老师傅都是打名店里返聘来的,中年厨师也都是重文区服务局直接从区属的各家名店里调配来的骨干。

  更别说跟着宁卫民来的这些人都是优中选优挑出来的,每一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好手,哪怕放在京城厨行都是出挑儿的主儿。

  要不坛宫饭庄怎么两三年的功夫就能爬到宫廷菜的头把交椅,连北海的仿膳都被他们抢走了风头?

  要不怎么坛宫饭庄就连一层的小吃店都天天门口排大队,每天都提前售罄呢?

  那凭的就是手艺啊。

  他们这些人做出来的吃食能不好吃嘛。

  何况在京城厨行里还有句老话,说是能把海参鲍翅做的好吃不算本事,能把一盘炒白菜做的好吃的那才叫本事。

  这说的就是返璞归真的道理,说的就是平凡之中见神奇,而坛宫的厨师们恰恰就有这样的能耐。

  别的不说,就是原本没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的剧组成员们,到了饭点一尝这些东西,也都惊讶了。

  “怎么这么好吃啊?”“林妹妹”惊了。

  “就是啊,太怪了。这还是咱们天天吃的东西吗?”“平儿”也奇怪。

  “嗯,绝对五星级水平。要不说人家坛宫饭庄是金字招牌呢。”王熙凤都服气。

  “那什么……我……我恐怕还得再来俩五星级的银丝卷,你们要么?”“宝玉”感觉嘴没饱,顺带着打趣“王熙凤”一把。

  “兄弟,等等,我跟你一块去。我也得再来几个五星级的烤串儿,再来罐儿啤酒。”

  更没想到,连“贾琏”都“同流合污”了,一样没了矜持。

  那想想吧,连他们这些纯粹的华夏子孙都如此,日本人吃到嘴里得惊艳到什么地步?

  能吃到这些厨师做的东西,对这些日本普通人来讲,那绝对是三生有幸的事情。

  这些厨师的手艺可金贵着呢。

  如果不是为了推广《红楼梦》,做文化输出,哪儿能按可平价卖给大众?

  同样的东西,要在坛宫饭庄里消费,价格起码翻五倍。

  最后,还有至关重要,也很真实的一条,最能说明原因――那就是山猪吃不来细糠。

  要知道,每一地都有特殊的饮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特殊的饮食习惯。

  具体到我们的国家,更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的演变和地大物博的客观条件限制。

  正是这些复杂的因素造就了我们的八大菜系,数不胜数的地方名菜,让华夏美食变得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但是中餐成也在此,败也在此。

  因为高级的饮食具有相应的文化门槛,不是随便谁都能吃得懂,懂得吃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外国人连五味调和的概念都没有,舌头的味蕾也不发达,多数只能分辨出甜、酸、咸来。

  对于麻、苦、辣根本不懂欣赏,甚至对多重的复合味道根本品味不出。

  对于这样无知的洋人,你给他吃真正的大菜,那纯属对牛弹琴,媚眼抛给瞎子看。

  他都不知道该怎么下嘴,有什么讲究。

  只觉得麻烦,繁琐,一头雾水。

  要是还得挑刺,剔骨,那更完,多半还会让洋人觉得尴尬且狼狈。

  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对中餐有什么好印象才怪呢。

  说白了,只有通俗化,大众化,文化门槛低的东西才有利于走向国际,做文化输出。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料理更易被欧美国家认可且接受的原因。

  不外乎简单直白纯粹罢了。

  美式快餐能够风靡全球也是这样的,够粗暴,够直白,高盐高油高糖。

  而像法国大餐,西方世界公认的高级,在对外输出上一样举步维艰,照样崴泥。

  法餐和中餐的处境也差不多,数量虽然多,但正宗的法餐厅其实很少,多数都是李鬼在扮演李逵。

  但这个道理,偏偏中华大地很少有人懂得,即使聪明如江念芸者也照样看不透。

  他们总想把中餐最高深,最精妙的东西拿出来,结果却与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反而让洋人敬而远之。

  好在对于这个问题,宁卫民和康术德去津门的时候,已经聊得很透彻了。

  他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于

不想错过《国潮1980》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