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王辰所获得的这个官职,就知道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了。
国子监主簿,位列从七品。
主簿这样的职务,向来都是掌管文书,统筹一些基础事务的。
国子监主簿也差不多,负责掌管国子监的一些文书文件,所藏的书籍档案,并且还专门配有国子监的大印。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监督权。
监督考核学生的出勤率,逃课率以及一年中所犯错误的次数,犯了一些什么样的错误,这些都归他管。
不管是权贵子弟,寒门学子,又或者是富人子弟,在这一点上那都是王辰监督的对象。
除了能够监督学生之外,王辰甚至还能够监督老师。
按照一般国子监的架构,在分为好几个科目品类,并且分为好几个班之后,教课的博士助教也有相应的品级。
七大学科之中,国子学和太学,王辰肯定是管不了的,因为这两个学科的博士助教,以及先生,各个品级都比他高。
但除此之外的诸如书学、算学、四门馆之类,官职上下也就是浮动,王辰享有对他们的监督权。
所以,这么一合计的话,王辰这个国子监主簿的权柄还真是不小。
讲道理,有监督权的部门和官职,权柄向来就不小。
除了手上的权利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途和未来。
国子监这样的教育部门,往后明显会逐步发展成为重要部门,在这样的部门当一个拥有实际权力的七品官,往后前程远大。
到时候想要跳出这个地方,那还不是只要干出点政绩就行了。
因此,脑海里飞速转动了几秒钟之后,王辰已经基本把事情给考虑清楚了。
立马对着李世民行了个礼。
“多谢陛下厚爱,臣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李世民立马哈哈一笑。
“不用你肝脑涂地,你在国子监干好就行了,多帮助培养几个人才出来,那足以抚慰朕心。”
等到宣布了对王辰的任命之后,李世民示意王辰退回到文官的队列之中。
随后脸上的笑容略微收敛了一点,开始在剩下的人当中,用目光扫视了起来。
除了对自己王兄弟的安排之外,还有一个官职肯定是要上心的,那就是国子监祭酒。
这是个四品的官职,但却是国子监这个部门的一把手,也就是掌舵者。
裁定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做这个部门的一把手,也是相当重要的。
毕竟有时候部门掌舵者的意志,将会决定一个部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走向。
倘若是个不太明事理的,或者不懂得这些文化运转的,那只会起到反作用,也就失去了初衷。
李世民的目光在众人当中来回巡视,他是比较倾向于在四品官员中平调。
这样就不会造成权力的跳跃性,也比较符合自己的意思。
目光扫了一圈之后,李世民突然看见了站在文官队列中的,礼部左侍郎虞世南。
李二陛下的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这个人选不错啊,相当到位!
本身身为四品的礼部侍郎,调任到国子监祭酒这个位置上去,那就属于平调,不会有权力的跳跃性。
而且虞世南,天下文人谁不知道啊,这就是个大文化人。
会写诗会作画,一首字也写得极其精妙,还会写文章,这样的人去国子监当一把手,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抛除掉这些客观条件之外,有一点让李世民从私人因素考虑,也觉得虞世南非常合适。
那就是虞世南和自己王兄弟之间的交情深厚,从他们两个人联名上奏折就能够看出来了,这要没点铁关系能玩到一起去?
这样一来,自己任命虞世南为国子监一把手,王辰担任国子监主簿。
那他们两人是好朋友,也就不用担心王兄弟会被他人排挤,毕竟自己一时不知道,也有虞世南罩着。
想到这里,李世民立马高声喊道。
“虞世南可在?”
虞世南立马从文官队列中快步走了出来。
“臣虞世南参见陛下!”
李世民微微露出些笑容。
“虞爱卿,这个国子监祭酒的职位,朕准备让你来当,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其他异议?”
虞世南心中一动,向来机敏的他立刻就联系到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朝中有文化素养的可不止他一人,而且他是书法名列初唐四大家,但是论做文章,光这太极殿中就有不少人比他要写的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