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0章 状元郎好人啊!万千学子的感动

在最后的这两条信息出来之后,全场那是各种沸腾,所有学子都被这两条内容所显露出来的信息给震撼到了。

所有当年科举考试结束过后,未能够通过科举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国子监的入学考试。

只要考过了,就能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接受一些大佬的教导。

要知道,对于这些考生学子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做官。

今年绝大部分考生都没能够通过,考试人数有接近上万人这么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剩下的考生水平都不行,或者说不爱学习,不用功怎么的。

之所以未能通过的人太多,一个是总人数太庞大,另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参考的人当中,水平高超的着实不少。

这也就导致一些有真实水平,有学习能力的考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之差,或者运气不行等因素而落榜。

倘若开放国子监的渠道,那么这些落榜的考生就不用千里迢迢奔赴回乡,留在长安城在国子监学习即可。

这对于众人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毕竟按照皇榜上面所说的,还会有权贵子弟在国子监读书,那么这毫无疑问,就是全大唐最高级别的学府。

朝廷请来的博士和老师们,绝对不会很差,反到应该实力相当强劲。

在这些博士们的教导之下学习,那水平能力能不提高吗?

学上个整整一年,对于知识的各方面都会有极大提升,万一赶巧自己的老师当中,有明年科举考试出卷人,那岂不是行了大运。

到时候参加新一届的科举考试,想要应付起来毫无疑问会更加容易一些,考中科举的概率就极大增加。

而且皇榜上面清清楚楚的写了,通过考试招收入学的学子数量,占据总名额人数的七成。

假设每年招收千人的话,这就是整整七百个名额,算上那些权贵和富豪家的子弟,合计起来和科举一年的总名额人数有什么区别?

甚至这个数据比科举考试招收的人数还多,毕竟今年只是因为积压了太久,而导致录取人数破格翻翻而已。

所以说,只要他们愿意努力的话,起码还能博一个国子监的入学名额,为第二年的科举考试打下基础,相当于上了一个预科。

这尼玛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

对于大部分学子来说,都是有百利而几乎无一害的事情,唯一对他们来说有点困难的,可能就是入学的学费。

但是这上面也说的很清楚,只要学习成绩够好,每年都有完全减免学费和食宿费的名额。

权贵子弟和富商子弟根本不缺钱,不可能和这些寒门子弟来争这种名额,所以无非就是寒门学子之间互相竞争,不存在任何外部因素打压的情况。

那么想要争这种类似于全免奖学金的名额,只能靠一个数据说话,那就是成绩。

至于什么走关系,背景硬,是根本不存在的,寒门学子有个锤子关系,有个锤子背景。

而且通过考试入学的学子,所交的学费比富家子弟以捐赠,为名目所交的学费要少得多。

这样的大好事儿,那还不是人人受惠?

自然而然的,所有人都欢欣鼓舞了起来。

除了极少部分是真的学习不咋样,又没有背景和家产的,黯然神伤的离开了人群,剩下大部分人都在各种上蹿下跳。

这种学习不咋地的,那就不用多说了,没条件还不认真学,那是真的不能怪谁。

……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时,突然有一种声音,从人群中由小到大的传了起来。

“状元郎是个好人啊,知道咱们这些同届科举考生的艰难之处,还特意在朝堂上帮我们说话。”

这个声音一出来,顿时就盖过了其他所有叽叽喳喳讨论的声音。

众人在懵逼了几秒钟之后,立马整齐的反应了过来。

卧槽,对哈!

这个国子间重启的计划,皇榜上面可写的清清楚楚,是王辰连同礼部侍郎联手提出来的。

要是没有人家这位状元郎挺身而出,朝廷能想到这一点吗,陛下会通过这个政策吗?

倘若今天下午没有这个皇榜张贴出来,他们这些个苦哈哈的科举落榜生,就只能够灰溜溜的赶回家去了。

还得多亏人家为他们说话,才有了这样的大好机会。

就这么一瞬间,整个人群中的渔轮,顿时如同汹涌浪潮一般一边倾倒。

“王状元是真的好人啊,高风亮节,还为我们这些苦命人着想,我敬他是条汉子!”

“状元郎仗义,这才是我辈读书人

不想错过《大唐:我摊牌了,我是皇帝》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