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2章 晶体管

周青峰的‘烂片’赚到钱后,极大缓解了‘圣光’团队已经枯竭的财力,可以购买一些改善民生的货物。

‘圣光’团队不但从苏联采购低价粮食,还想方设法翻检美国的库存——美国佬的食品浪费之多是触目惊心的。

近几个月,从美国到中国的海路货运量越来越大。

其中不但包括工业设备,还有些陈年军需食品,甚至包括从美国各大食品公司废弃的‘下水’。

为了加工这些猪牛羊之类的‘下水’,孙洛基特意雇了不少廉价老墨办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肉罐头。

为了节省成本,一个罐头就五十公斤,非常重。

维辛斯基在工地上看到的只是库存肉罐头,大铁皮桶的罐头一般用来供应工厂食堂。食堂大师傅见了都感叹美国人太浪费,都是去皮去骨的好肉,就是不成块而已。

除了肉,还有油脂,数量更多。毕竟很多‘猪下水’连做肉罐头都难,但熬成油就便于运输和存储。

最早抵达大陆的几批‘自由轮’再次返回美国跑运输。近期从美国运来的动物油脂从海路上岸,一来就是几万吨。

这年头养猪都要养大肥猪,瘦肉价格远不如肥肉贵。从美国搞来的油脂目前作为最好的营养补充品,用来给重体力劳动者做奖励,非常受欢迎。

但在维辛斯基眼里,几个罐头而已,不值一提。至于工地上的热闹景象,苏联建国时也曾经如此,也称不上多惊人。

重新上车,萧金浪陪着苏联客人去下一个参观地点。他大概能揣摩维辛斯基的想法,悄悄让司机改变路线,要给客人看点带震撼性的高科技。

毛子么,大国沙文主义是根深蒂固的。想让它看得起且平等相处,得展示点实力才行。

帝都半导体研究所。

这是‘圣光’团队里‘杨总师’牵头搞的。人家原本设计‘歼二零’,但现在搞飞机设计太复杂也没条件,弄些比较简单又来钱快的项目比较好。

维辛斯基经过层层安检,走进帝都西城不起眼的两层小楼。进入一楼就发现里头是封闭的,正压设计,空气流动必须进行过滤。

“这是什么车间?”

维辛斯基对这窗明几净的地方还是感兴趣的。对比热火朝天的发电厂,或尘土飞扬的工地,这地方显得高档。

“这里是用还原法生产粗硅。”萧金浪也只能站在透明玻璃窗外看,简单介绍生产状况,“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比如大功率特种电炉就来自英国。”

英法算是西方国家最鸡贼的。

毛子的第一代喷气式发动机就是英国给的技术,否则造‘米格’系列战斗机就面临大麻烦。美国也就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状况。

法国也是只要能赚钱,啥事好商量。毛子的很多高科技来源都从法国整体引进,能活活气死老美。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买不到橡胶,但英国商人愣是能把几千吨天然橡胶卖给中国进行转手。所以在‘杨总师’搞的半导体研究所里,来自英法的设备特别多。

粗硅从电炉出来就需要再提纯,这就需要用到最近从美国弄到冶炼提纯设备和化学药剂,让相关研究进展神速。

“这是在做什么?”维辛斯基还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参观什么车间。他对大多数设备都看不懂,倒是一台拉晶体的电炉很吸引人。

“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单晶硅直拉炉。”萧金浪对此很得意。造这台炉子可费劲了,但其功效很强。

十厘米的晶柱从液态的高温硅溶液中缓缓拉出来,只这一个动作就从去年十一月研究到现在才成功。

这还是有大量实践经验做提示的情况下,依旧碰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毕竟在当前的中国搞科研真是要啥没啥。

晶柱出来后在切成晶圆,后续又是难点——掺杂。

‘掺杂’需要的高纯度单晶磷和单晶硼是从美国偷偷采购,借前次钱学森等科学家回国,一起带回来的。

这个用的量不大,采购一批就能用很久。

‘掺杂’的晶圆再切成小片就能生产封装成二极管和三极管。这看着简单,其实中间有数百道复杂工序。

所有生产设备和材料全靠‘进口’,但成果无疑是突破性的。

‘圣光’团队中除了萧金浪和周青峰这类在外打拼的,进入副本的十几人中有一半都是技术人员,集中起来搞半导体。

最早的晶体管跟后世的不一样,算得上粗苯。但这划时代的器件相比电子管优越性太多了——省电、小巧、稳定、廉价。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