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2章 晶体管

“这东西能干嘛?”

维辛斯基在保密车间走了一圈,最后在展览室见到一些成品。除了三极管和二极管,还有电容电阻之类的不起眼却必不可缺的小玩意。

“呃能造更轻便的收音机。”萧金浪曾经问过‘杨总师’,做出晶体管后是不是就可以有高性能计算机了?

‘杨总师’翻了个白眼,表示不懂科技和生产的人请不要随随便便出来瞎捣乱——外行指挥内行是要出乱子的。

有晶体管跟有晶体管计算机,中间差的十万八千里呢。

收音机太没分量,老萧继续道:“晶体管能生产更轻便的电台,能改进当前的纵横式电话交换机。能让雷达看得更远,滤波更好,又更省电。”

当前的电子产品实在太有限了,老萧憋了半天,能让维辛斯基有所触动的只有电台和雷达。后者‘嗯嗯’了几声,大概知道中国同志搞出一种‘更好用的电子管’。

这种观点能让‘杨总师’郁闷到吐血。

美国已经造出实用化的晶体管,但他们还没有实用化的产品。第一款晶体管收音机要在54年上市,售价近50美元。相当于后世一台iphone。

能拉出硅晶圆并造出晶体管,这是58年才有的技术。现在被‘圣光’团队作弊般提前七年进入生产化。

维辛斯基显然不识货。他祝贺中国同志获得的成果,并表示只要价格合适,愿意采购一批,用来抵消贷款,缓解中方财政压力。

这都是公式化的打官腔。让希望一鸣惊人的萧金浪很是失望,也没能以此为筹码再要点什么。

对半导体研究所的参观还没在发电厂时间长。毕竟这里就一栋两层小楼,除了耗电大,设备嗡嗡响,也看不出什么新奇。

维辛斯基离开后,老萧找到坐镇此地的‘杨总师’,叹声道:“好像苏联人对我们的科研突破不感兴趣。”

‘杨总师’哈哈一笑,“假设有天你去非洲,当地土著带你走进一间茅草屋展示‘瓦坎达’的振金科技。你是啥感受?觉着自己碰到骗子还是傻逼?”

老萧顿时失笑,“这个比喻真是太伤人了。我们有这么差么?”

“这是事实,现在非洲很多国家的人均GDP可比中国高。”‘杨总师’也无奈,“我们造了一批收音机样品,外壳只能用木头的。

这可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收音机,想弄个漂亮点的外形和色彩吸引顾客,最后发现技术不够做不到。你说这憋屈不憋屈?”

“所以我们想靠这个赚钱也难?”

“先得上产量,另外当前最赚钱市场在美国。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太小,购买力远不如西方国家,这是战略上的缺陷。”

老萧和‘杨总师’在彼此诉苦,倒是离开的维辛斯基带着获赠的晶体管样品回到苏联大使馆。他要写当前中国国力现状的报告,科技方面也是需要涉猎的。

一台晶体管收音机被交给使馆的科技参赞做测试,另外还有从半导体研究所拿来的器件样品——这些都是想用来打开社会主义阵营市场的利器。

目前中苏有大量科技援助项目,使馆的参赞对收音机这些小玩意还是很懂的。他拿到收音机就觉着这玩意小而轻,仔细翻阅说明书,发现居然是用电池供电。

电子管耗电大,用它做的收音机都带电线。野战电台要机动,不得已要用电池,于是必须配手摇发电机。

全世界的军工人员都想造出省电的电台,这将极大减轻战斗时的通讯负担,提升便捷性。在朝鲜的志愿军自己就有这方面需求。

除了用电池供电的特点,送给维辛斯基的晶体管收音机也太轻太小了。

苏联参赞拿着轻飘飘的收音机,差点以为这是一台玩具。可当他按说明书装入电池,扭动旋钮进行调频,还真收到了帝都的人民电台。

“这居然不是玩具,而且灵敏度很高。”苏联参赞更惊讶了。

电子管要工作需要加热阴极,会有一个短暂预热期。晶体管直接工作,根本没这方面需求,其工作频率可以轻易做到很高。

苏联参赞忍不住把好好的样品直接拆开,想看看里头的奥秘。结果他没看到灯泡似的电子管,反而是一块走满各种飞线的小小电路板。

再万用表之类的工具拿出来测量一下电压和耗电。哪怕喇叭最大声,电流也不到电子管收音机的十分之一。

天老子嘞,这器件用来生产收音机简直是暴殄天物。

再考虑到外交部长要求测试样品时随口说的几句,这是中国同志在电子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这成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