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3章 双发歼十

02年6月末。

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国会发表演讲。

这位没能发动阿富汗战争,也没能在伊拉克动手的‘蠢货’把矛头对准了中美贸易。他认为中国利用‘发展中国家地位’对美国经济造成威胁。

消息来的非常突兀,导致美国政经两界都很困惑。但知情的‘圣光’团队却心中一紧——历史正试图回到它原本的轨道上。

同在月末,一家新成立的伊朗石油供应商以最快速度跟‘圣光集团’签订了上千亿人民币的进出口合同。

周青峰和鲁哈尼作为中伊代表在合同中签字。双方都有极其迫切的贸易需求,希望赶在美国搅局之前获得石油和商品。

双方约定用人民币进行商品计价,新成立的‘昆仑银行’为这笔不公开的交易提供了资金支持,尽可能绕过美国佬操控的国际金融体系。

说是不公开,但国内企业对这项千亿规模的合同还是非常敏感的。

‘三桶油’就从‘圣光’手里拿走了进口的中东原油。鲁哈尼需求的采油炼油设备和油田项目也是‘三桶油’负责。

签合同的时候,‘三桶油’的代表就在现场,一个个笑的后槽牙都能看到——由于伊朗需求很急,所以利润给的非常高。

鲁哈尼签字的那一刻,心情既沉重又轻松。

沉重的是中东各国一直受欧美欺凌。伊朗作为雅利安白人为主的国家,在西方世界碰的头破血流,居然被逼的只能找到中国求助。

轻松的是中国这根大腿看起来挺粗,也愿意让伊朗抱一抱。只是中国没有当年苏联那么慷慨,既不愿意亲自下场,更不肯大方的给军援,只想做生意。

签了石油出口的合约,又签下石油设备进口的合约,接下来是油田开发的合约,鲁哈尼签的手都麻。

‘三桶油’的代表在现场垫着脚看,笑的无不表情怪异——既要矜持又绷不住,脸上肌肉一跳一跳的,像演滑稽戏。

中国确实是个贫油国,石油储量和品质跟美俄完全没法比。别人觉着开采成本太高的废弃油田,在中国人眼里都是可以再来个‘二驱’‘三驱’开采的宝藏。

能去中东采油,‘三桶油’做梦都能笑醒——中东开采成本低,油品质量好,炼化效率高,利润自然也大。

要不是迫不得已,‘三桶油’根本不想在国内进行高成本开采,更不愿意投资专门的炼油厂吃委内瑞拉的粘稠重油。

只是中东大油田基本都被欧美控制。中国石油公司只能拿别人转手的‘油服’合同,干最苦最累的活,赚最微薄的油水。

在原历史,沙特、科威特、卡塔尔、伊拉克都被美国控制。

唯一不听话的伊朗还是个傲娇性子。它总想着给美国当狗,要不给欧盟当狗,就是不肯放下架子给中国当狗。

现在么,伊朗还是逃不掉给‘中帝’当狗的命啊!

签了石油合同,后面还有工业品合同,主要是汽车。

伊朗目前有近七千万人口,伊拉克也有两千五百万。这近亿人口对车辆的需求可不小,过去它们都用日韩的车。

现在么......

鲁哈尼签了十万辆卡车,五十万辆乘用车的合同。看着数量挺大,但对两个国家而言却又远远不够,只能说更新当前一部分老旧车辆而已。

‘圣光’尚未涉足汽车制造,这些合同同样要转手的。现场来了国内几家车企,也是眉开眼笑,喜不自胜。

签这个合同时,鲁哈尼犹豫了一下,问道:“中国的汽车能比得上欧洲货么?”

后头几名车企代表立马僵住了脸。虽说有‘快进八年’,但还真没谁敢说自家产品能比得上欧洲,顶多算拉近了双方差距。

负责签字的周青峰则淡然说道:“我们的汽车在性能上确实跟欧洲还有不少差距,但我们的价格也比欧洲货便宜啊。

你买一辆‘斯堪尼亚’重卡的钱,够买两辆‘东风’重卡了。我们承诺在伊朗建至少二十家维修厂,派遣两千人以上的维修人员。

欧洲车厂能做到同样的服务么?

再说了,伊朗的道路环境又不太好,粗暴驾驶是常态。换欧洲重卡过去,坏了的维修费就能让你们心疼死。用我们的车就好多了。

另外,中国的车也不差,关键你得用心保养。不要动不动就两三倍的超载,用起来也挺好的。”

鲁哈尼没应声,还是硬着头皮签了采购协议。毕竟跟‘圣光’谈判的备忘录就明确记着,中国采购伊朗石油,伊朗则采购中国产品。

关键付的还是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