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章 惠民服务

周青峰在帝都玩‘三英战吕布’,他的对手也没闲着。

为了摸清‘圣光’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具体作用,苟任平这个‘兄弟会’的追随者被迫进入集团的物流体系摸底。

摸底就摸底,在上海摸底也算大城市里生活,日子还不错。可集团有规定,任何岗位晋升都必须下放到基层工作一年。

苟任平还想向上爬获取更多信息,于是被人事部一脚踢到跟他毫无利益相关的贵阳附近。他要在几家县级网购店担任普通店员。

美其名曰‘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这分明是被下放了。

如果不想在国内下放,那就只能外派出国,去非洲、南亚、东南亚乃至南美为集团开辟新市场——薪资很高,但风险也大。

苟任平无奈选了在国内下基层,头一家落脚的网购店开在贵阳附近某个县。店面类似农村的自建房,外表看着洋气,实则土的要死。

外墙贴了瓷砖,里头却是个水泥地的院子。院子不大,停了一辆小货车,堆了些杂物。周边是几间仓库和店员住宿的平房,非常简陋。

这种网购店类似‘ov’为了卖手机在基层铺货的直销店。但它比直销店还厉害,日用百货啥都卖,特点是价格便宜,但只接受订购,并没有现货。

苟任平落脚的地方,店主是个县里的中年妇女,瘸了一条腿,日常进出都得拄拐。她男人负责开车送货,平日沉默寡言,喜欢蹲在角落抽烟。

店里还有两个年轻小伙负责打杂,都是店主亲戚家的孩子。他们没读啥书,原本是街溜子,言谈举止都是非主流,来店里帮忙也是找个活干,免得偷鸡摸狗和打架斗殴。

店主有两个孩子,平日学习很差,原本打算读个县里的高中就去沿海打工,最近被送去集团在贵阳办的技校。

两口子对集团的技校也没太大指望,就找个地方管着孩子,别让他们学坏——听说是准军事化管理,有退伍兵当教官,当父母的开心死了。

苟任平坐飞机到贵阳,又做了一天的班车到这县里。浑身酸软之际看到这家店,他脑袋都要炸了。

狗日的周青峰想的什么主意?凭什么干部升迁必须下基层锻炼?

这地方是人待的么?

瘸腿的女店主接到通知,有个上海的干部被下放,来这小地方实习三个月。她也不甚热情,还带着些防备,就提供个简单住宿,不太想管苟任平。

反正三个月,双方都熬一熬呗。

但苟任平想升迁又面临考核,必须在基层干出点名堂来——哪怕不能提升营业额,也必须写出一份详实的地方考察报告。

具体什么叫详实?

集团拿出太祖的‘寻乌调查’作为范例。

所有看过范例的都叹气。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一份报告,看过后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做事的人’,才知道为啥土共能统治中国。

当然了,调查报告也可以随便糊弄。但‘圣光’学土共,有一整套巡视监察体系来强化集团组织度和凝聚力。

周青峰是个闲人,随便有个念头,他就会不打招呼出现在集团任何一个基层部门进行考察。

比如前几天开发无人汽车的项目组就冷不丁发现总裁出现自己旁边。

就因为监管到位,‘圣光’才能蓬勃发展。否则这么大集团没点自我纠错能力很容易散架。

对苟任平来说,日子就很苦了。来基层网购店不到一星期,他已经是又烦又累。

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跟着店主丈夫开车出门。一来送货下乡,二来推销产品,三来采购乡下的土特产。

苟任平和当地居民言语不通,经常是鸡同鸭讲。每次推销,他只能待在货车上,或者站在居民家门外,像个外地来的傻子。

平日不开口的店主丈夫到乡里村里显得如鱼得水。他每次去某个地方都能讨杯茶喝,聊上一两个小时,就有人知道消息主动跑来采购。

店主丈夫会带个类似pda的手持终端,让有需求的居民自己挑选。

灌溉用的水泵啊,照明用的灯泡啊,孩子的衣服和零食啊,结婚要的冰箱彩电啊,盖房子的水泥砖块砂石啊。

‘圣光’全面备货,pda里的东西可谓是应有尽有。偶尔碰到看不懂的,苟任平就被派上用场,要负责解说具体内容。

目前3g尚未普及,基层还难以上网。

下订单的货物要回到网购店才能输入到集团中央数据库,超级计算机会就近分配货源,安排运输计划。

所有数据每天都会在pd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