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驻军遭遇的可能和对策都提前用在以军身上了。
但就在一个个以色列的‘哈桑中尉’进入伊拉克境内,他们的对手也准备好了打击的手段。
十多个三人小组就蹲在鲁特拜周边二十公里范围内。
这些三人小组由共和国卫队或更精锐的萨达姆卫队组成,临时会增加一两名当地民兵作为向导。他们全部轻装,只携带步枪和简单补给,却活跃在以军的后勤线附近。
什么路边炸弹,自杀袭击,这些都太low。是没背景的穷鬼才用的手段。真正大国支持的游击队有更高级的技术。
就在距离哈桑中尉十多公里外,一个穿着迷彩的三人小队正在低矮的山丘后布置一台微波通讯机。
如果是短波通讯,以军很容易锁定位置。
但强指向性的微波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虽然它只能在视距范围内工作,但难以被截获被干扰,在复杂电磁环境有很高生存能力。
小队中的队长有一张亚裔的脸,他抬头看看天空,抓起手持话筒发出简单询问。微波通讯机会把语音发射到十公里外的另一个沙丘上。
沙丘上还有一个三人小组正在操控小型光电雷达。
这玩意就是一台上亿像素的巡天望远镜,拥有高清蓝宝石镜头,自带可见光和红外两种模式,只要不是沙尘天气,就能扫描周边五十公里天空的任何情况。
关键它不发射电磁波,只接受光学信号。靠普通电磁手段是没法发现它的。它的唯一缺点就是太贵了。
需要有发达的半导体和光学技术才能制造,随便一台价格上百万美元。普通小国根本用不起。可现在它就落在伊拉克的游击队手里。
“砂砾7号呼叫主体11号,以色列人的无人机会在十五分钟后从西南方向经过你们头顶,请注意规避。”
沙丘后的三人小队就是巡天的眼睛,为整个行动提供安全保障。
“明白。”
主体11号的亚裔队长用手臂上的单兵pda设个十五分钟定时,同时催促身边两个伊拉克同伴道:“快点十五分钟后,以色列无人机会发现我们。”
两个伊拉克人布置好微波天线,从背囊里取出几公斤的微型四轴无人机,操控其起飞。随后他们开始布置伪装网,将三人连同设备都用防红外探测的土黄色布料盖住。
十五分钟后,一架以军‘苍鹭’侦查无人机在三千米高度掠飞,其搭载的光电探头来回扫描地面,所有信息传回在鲁特拜扎营的以军第七装甲旅电子战营。
在以色列人的野战方舱内,几块液晶屏幕上显示周边上百公里的地理地貌。其中有大量人员活动的痕迹,计算机会分辨其中威胁程度。
这其中距离鲁特拜二十公里范围内的目标更是被重点关注。
一旦发现有敌意的群体,第七装甲旅的自行火炮,或者天空巡飞的战机乃至在‘哈比’无人机都会立刻发起攻击。
但以色列人没探测到周边有任何可疑的电磁信号,感觉伊拉克人安静的过分了。
在这十五分钟内,主体11小队释放的微型四轴无人机飞出一段距离后干脆降落在沙地上,等‘苍鹭’离开后再飞。它的伪装色和操控者的谨慎是最好的保护。
十五分钟过后,主体11小队接到砂砾7号发来的信息——以军无人机已经离开,距离下一架无人机过顶还有十二分钟。
“继续。”亚裔队长负责盯着通讯。
伊拉克军官负责在一块军用平板上操控。落地的微型无人机再次起飞,晃晃悠悠朝十多公里外飞去。
四轴无人机的操控同样不使用普通的无线电,同样是选择定向性高的微波,只要波束不直接对准以军营地,被发现的可能性就很低。
就算被发现,微波直来直去的特性也难以追查操控者的具体位置。
经过两次隐蔽再起飞,四轴无人机终于抵达距离鲁特拜三公里的位置。
它干脆停在一个离地两三米高的土堆上,一面用微波和操控者通讯,另一面用高清镜头拍摄以军营地。
几分钟后,一道制导激光照射在以军第七装甲旅的指挥帐篷以及野战防空营的‘爱国者’发射车上。
在后方操控的伊拉克军官为此紧张的手在抖,从未想过游击战能这样打。他以为‘游击’就是埋地雷,打黑枪,拿命去跟强大的对手拼。
十个反抗者能换一个侵略者就算赢了。
可现在,只需无人机操控平板上选定几个点,一切就ok。被选定的还有装甲旅的油罐车停靠区,以及电子战营的营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