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集权主义

大冬天的,穷苦人都讲究‘猫冬’。全家躺在铺满稻草的漆黑屋子里,不饿到快死不做饭,节省每一粒粮食和柴火,以求熬到开春回暖。

要不是郑五四集合村里青壮逼迫,谁家也不会在这个时节跑出来干重活。这是要死人的。

好些‘壮妇’被逼着上工,连御寒的衣服都不够,被冻的手脸发青,晕倒好几个。她们逆来顺受成了习惯,只当自己命该如此,直到被工地上几碗热汤给救了过来。

原本都要魂飞魄散的,热汤下肚就能满血复活。

村里中农富农的孩子闻到香气,拼命的想朝食物跟前凑,伸手讨要。护食的雇工和‘协警’可没‘圣光’老爷那般客气,又骂又打,把他们赶走。

小孩哭啼啼的回去,把修桥工地上大吃大喝的消息传来。郑五四得知后连忙跑到工地上看,亲眼看到自己安排的‘壮妇’吃的满嘴流油,红光满面。

“对面的周老爷好阔气,竟然舍得给干活的仆妇吃这么好的伙食?整个青龙镇都没这样的。”

郑五四找到还在修桥工地的建筑组成员,表示要换掉送到工地的二十个‘壮妇’,他可以亲自带队给老爷们砍竹子。

建筑组的组长高震负责修桥,瞥了眼积极表态的郑五四,摇头道:“我认为你不行,南湾村的村长改有汪阿妹担任。”

高震招招手,一个瘦瘦的女人怯生生的走过来。但看到郑五四,她又不敢靠前,畏惧的站在好几米外。

郑五四见到这女人,当即怒道:“这是嫁到村里的外姓媳妇,她怎么有资格来管我们村的事?老爷,你可千万别被骗了。她这是不守妇道,要浸猪笼。”

瘦瘦的女人被郑五四的指责吓的两腿瘫软,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她急的都开不了口,只能摆手发出哇哇的声音,示意自己绝对没有‘不守妇道’。

高震勃然大怒,指着郑五四的鼻子骂道:“老子受够了你们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笨蛋。我好不容易找到教一遍就会的聪明人,你敢动她一根汗毛,我剁了你全家。”

怒了,怒了!

郑五四不明白眼前的老爷为何发怒,却被吓的跌坐在地。在他看来,新华村的老爷都很客气,哪怕是最凶的周老爷也是文明人——动手施暴时都能笑呵呵。

眼前的高老爷却为个女人发怒,难不成他看中了这个小媳妇?

郑五四跌坐之后晕头晕脑,不分东西的掉头就跑。

高震却盯着郑五四的后背,恨恨不休。再回头看见只有十来岁的村妇跪在地上,他更来气,“起来,去干活。我看重的是你那颗脑子。”

当天夜里,‘圣光’团队讨论后认为当前环境下启发民智,授予民权是件脱离现实的事,实施简单的军事化管理才能有效利用资源。

军事组的的两名‘城管’穿着黑色甲胄,带着一队‘协警’进入南湾村,宣布郑五四被罢免,村里两百多号人改由所谓的‘外来媳妇’管理。

“有任何不服的,一律镇压。”

村里点着火把,来镇场的‘城管’身高两米,黑黢黢的像个门神。为了在冷兵器时代占据优势,军事组的人特意选了高大强壮嗓门粗的类型,极具威慑力。

按照内部讨论,想快速发展,想实施周青峰的拆屋平坟计划,就必须实施权力高度集中的威权军管体制,任何个人都必须服从集体。

就在夜里,军事组给村里剩下的人吃一顿饱饭,然后要求他们做一次选择......

要么连夜拆掉村里象征族权的祠堂和坟茔,留下来接受‘圣光’的统治;要么收拾细软逃亡,去往别处。

在这场残酷的社会实践中,有十几名村民进行了反抗,却被全身黑甲的军事组‘城管’轻松干翻——有人死于搏杀,有人被驱逐,大部分选择当顺民。

隔天,南湾村成了‘圣光’统治下首个施行配给制的地区。老人、成年人、孩童、健全者、残疾者,按不同的劳动能力获得生活物资。

能干活的就能吃饱饭,干不了活的就只能获得有限补给,孩童必须依靠父母才能活下去;鳏寡孤独者要么靠子女,要么靠自己。

在这场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两百多的村民给修桥工地提供了一千多根合格竹子。第二天,他们获得足够工具后,砍的竹子翻倍。

五十多米的临时浮桥由此获得了足够的建材,并且在五天后建造完成——如此速度让‘圣光’团队非常满意,虽然高压政策残酷了点,但它有效。

对于周围的村落来说,南湾村变了个样。这个穷到死的村子居然能在大冬天吃饱饭,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