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想着姓万的油水不多,能出一千两已经难能可贵,方才点头答应。双方约定钱粮家丁交割时间,万公才松口气,从江府后门离开。
后门是条小巷,有个马夫拢着双手在寒风中跺脚。见万公出来,他连忙上前扶一把,把自家老爷搀上马车。
马夫坐在车辕上,扬鞭打了个响,催动拉车的马匹前行。
万公在车内枯坐一会,又起思虑,撩起帘布对马夫低声道:“阿大,你找人向新华村的反贼报个信。”
啊......马夫惊讶扭头,“老爷,报啥信?”
“就说松江知府鼓动十几户豪商,凑了上千家丁,月底要去平定贼乱。言辞尽管厉害些。”万公说着,恶狠狠的咬牙。
马夫声音更低,“老爷,这是......让两方咬的更狠些,方便我们从中渔利?”
“姓江的势大,这些年跑海上生意赚了不少,隐隐让人招架不住,不如借反贼之手灭灭其灭威风。
我看新华反贼绝非鱼腩,指不定还能翻盘。借势去卖个好,日后也好搭上交情。不管谁输谁赢,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万公说的阴狠,马夫连声应下,还要夸老爷英明。
随后几日,年关将近。
各家商户逐渐停止营业,盘点全年盈亏。前往新华村的商户货船也逐渐少了,吴淞江河道变得冷清。
只是村里事务却不停,没人有要过年的意思。
听闻新华村要采购硫磺硝石,几名松江府库的小吏雇船送来差不多两吨。
临走时,人家还特意报信——知府大人正指派官军缙绅要在近日清剿你们,可千万撑住啊。年后还想跟你们做生意呢。
松江府库送来的硫磺不纯,硝石也多有杂质。但这是化工组获得的第一批原材料。团队自带的黑火药已经所剩无几,就地供应可算解决大问题。
大明目前还没有黑火药的精准配方,明军用的火药中掺杂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造粒和压铸更是闻所未闻的工艺。
周青峰给了府库的小吏双倍的货款,鼓励对方多多运些紧俏物资来——去南京采购尚未有回应,松江府库成了‘反贼’们的重要货源。
至于相关告警信息,近日传来的也多。不少跟新华村做生意赚钱的商贩不少,把府城内的布置泄露的一干二净。
有人为了年关前多赚点钱,专门给新华村当‘包打听’。比如之前被俘的上海县何捕头最近就干这事。
前次何捕头还想捉拿新华村的反贼头目,向县里老爷邀功。可在村里晃了一回,他明白就凭上海县那百来号衙役,谁灭谁还说不定呢。
为了尽可能拿赏银,何捕头近日专门跑了一趟华亭县,找了不少故交好友,打听知府大人的布置,到新华村就报给当‘老夫子’的明史专家。
“名义上这次是松江中千户所派兵。实际是江家牵头,拉了六家府城豪商,凑了五百多家丁,松江中千户所顶多是抽了三百多农户服徭役,送辎重。
这些家丁都是各家豪商拿银钱喂饱了的,全部备甲,刀枪齐全,过半人有马匹,都是些常年厮杀的亡命之徒。
平日这帮人就是为祸一方的倭寇,十几人敢在地方横行,能逼得县里关城门,杀的乡间绝户。他们世代为寇,手段歹毒,为祸乡里,犯下不少大案。
各位老爷都是千金之躯,最好紧守村寨,多多保重,千万别去浪战。只要守得十天半个月,等他们粮尽自然就退了。”
何捕头可是一片苦心,向新华村众‘反贼’通报时还做个罗圈揖。他是捕头,说来也深恨这帮为非作歹的贼寇,可他更知这帮豪门爪牙的厉害。
大明的倭寇连戚继光都没杀绝,凶悍着呢。
听了何捕头的描述,周青峰扭头看向军事组的七人,呵呵笑道:“明末第一战哦,实力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