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黑火药

四月初,华亭县朱泾镇。

崔小二带着一队农户修水渠,沿着田地开挖百来丈。他已忙了大半天,累的热汗津津,在渠边拄着铁锹,解开衣裳,露出胸肋几根瘦精精的肋骨。

旁边农户笑话道:“小二,又要勇一回啦?日头还没偏西呢,这是要找哪家小媳妇拼命啊?”

崔小二臊了个脸红,粗声粗气的摆手道:“莫说笑,好好干活。若是河边的水车建好,水渠没挖好,耽误农时不说,周天王的鞭子可抽上来了。”

话音未落,远处‘轰’的一声炸雷。大概百来米外飞起大团泥,喷上十几米高,碎成渣土又掉落下来。

修渠的农户见怪不怪,抬头看了眼,喜道:“耽误不了哩,有天王送来的炸药,干活都利索多了。过去十日的工,今个两日就能干完。”

崔小二望了眼,低声道:“也得是周天王处置公道,把钱粮一分不差的发下来,我等才有力气来修渠。否则就这么挖,别说两日,半日就累垮了。”

农户们纷纷点头,“是这个理呢。我等只盼天王能长久些,跟着过几天好日子。”

半个月前,新华镇的周天王带着两千流民路过朱泾镇。镇子不大,只有东西并行的两条街,又被二十几丈宽的河道分成上下塘。

镇外四野为‘乡’,周天王带着‘大军’找每个乡的官绅收‘治安粮’。势力小的官绅只能认倒霉,但势力大的官绅却不肯乖乖就范。

前首辅徐阶就是华亭人,徐家势力比当海匪的江家大多了。其后代在华亭有二十几万亩的田地,乡间处处是徐家的村寨。

徐家内部议论,觉着江家海匪野战溃败,但反贼攻城夺寨的本事必然高不了。于是族中召集子侄,在朱泾镇的周边村寨挖沟建墙,据堡固守,死都不肯给粮食。

想起当时情景,崔小二一切还历历在目。

徐家是华亭大户,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形势就要逆转。

周天王也是悍勇,面对徐家在朱泾镇的十几个村寨堡垒,毫无妥协之意,一个个的攻过去。首次攻垒,他亲自演练。

选一百流民,抓着木盾朝徐家堡寨冲。

徐家从府城卫所借来不少虎蹲炮,每个堡寨的墙头都装上四五门。

每次开炮如晴空霹雳,铅子铁砂如雨点落下——第一波进攻的流民狼狈逃窜,被周天王的督战队砍了十几颗人头。

徐家子侄在墙头高声叫骂,得意洋洋。

崔小二被选做第二波攻寨的队伍,被吓到当场尿裤子——可周天王自己抓了一张木盾,手持砍刀,高喝道:“我带头冲,后退则死;其余人跟我冲,后退必死。”

督战队的砍刀上血迹未干,第二波进攻的流民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周天王的身后,顶着对面虎蹲炮的炮口冲。

周天王不亏是勇冠三军,他用的那面木盾超大,还钉了铁皮加强,旁人根本使不动。堡寨上徐家的虎蹲炮就全调来对着他轰,硬是轰不开。

第二波进攻的流民就这么跟着上,用沙袋把徐家堡寨的壕沟给填了——填了一处不够,周天王又带队退回来,再组织第三波流民上去‘刷经验’。

流民也不知道啥叫‘刷经验’,但很快发现堡寨上的虎蹲炮也就听个响,威力其实很有限。

第三,第四,第五波流民胆子越来越大。百来号人围攻而上,只要硬顶一回就熟练了,心思沉稳,进退有致。

每次进攻,周天王都亲自带队。出现伤亡,他也指挥若定,命令人不可慌张——举盾向前,徐徐后退,同袍协作,不离不弃。

来回几次,堡寨上的徐家子侄都傻了眼,拼命朝虎蹲炮里塞火药,以求更大威力。结果火药塞的太多,他们自己把自己给炸了。

徐家第一个堡寨就这么给攻下来的。

等到攻击徐家第二个堡寨,同样是组织流民举盾上前,轻轻松松填了壕沟——接下来就该蚁附攻城,用梯子顶着敌人箭矢石块朝寨墙上爬。

徐家堡寨的土墙只有三米多高,爬起来不难。

但周天王却又安排第二个‘刷经验’的战场,他亲自带队演示如何在敌人攻击下挖墙脚,安置炸药。

徐家在寨墙上丢火把,倒‘金汁’,砸石块,急的直跳脚。

周天王指挥流民推着盾车冲到敌人眼皮子底下,教他们挖开墙脚后如何计算导火索,如何炸开堡寨围墙。

战场教学,学不会就死。

徐家堡寨的围墙既不厚也不高,五公斤的炸药包可以把它砸开个大口子。第一次爆炸就极为成功,驻守第二座堡寨的徐家子侄精神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